兩岸關係

陸資霸道併台企 學者:政府須嚴審

【大紀元2015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蕭軒、藍悅真台灣台北報導)中共長年對台採取「以商逼政、以經促統」的統戰策略,常利用培植的經濟傀儡,收購台灣重要媒體或企業。但近來中共一改檯面下私相授受的路數,由暗轉明,讓有共軍背景的DMG集團,收購台灣最大有線電視媒體之一的東森電視,此外,中國紫光更揚言要併購聯發科,毫不遮掩其難看的吃相,也似乎透露出中共的野心。中共一方面深感時間壓力,另一方面,事件也暴露中共內部權勢鬥爭的暗潮洶湧。

以前中共想透過遮掩、蠶食鯨吞的方式,用經濟手段吃台灣豆腐,2008年至2013年發生多起中共滲透、購買台媒的事件,然而,截至上個月,僅1年多就又發生數起類似事件,不僅頻率劇增,規模也更大。

圖為台聯立委今年初質疑投審會通過聯電赴中投資12吋晶圓廠案,有洩漏國家產業技術之嫌。(陳柏州/大紀元)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賴怡忠認為,中共的收買從偷偷摸摸到堂而皇之,可能想透過高調收購引人注目,掩蓋小型、漸進式的收購,企圖在明年台灣總統大選前用各種方式大舉登台。他說,「中共可能擔心,明年2月1日新國會開始運作,變數太大,要趕在馬政府執政末期搶灘。」

站在「以商逼政、以經促統」的角度,中共欲收購台灣IC產業掌握關鍵領先技術,並把台灣的經濟命脈掐在手裡,藉此壯大自己,創造完整的一條龍供應鏈;另一方面,美國DMG集團執行長以個人名義欲收購東森電視,但該集團董事長具共軍背景引發台灣民眾關注。令人詬病的是,東森電視交易案的法律顧問李宗德,是督導NCC的政務委員蔡玉玲的夫婿。賴怡忠指出,種種行徑不免讓人聯想,台灣政府在替中共做事。

學者:江被逼得走投無路

若站在「習近平反腐打貪、清算江澤民」的角度,則有學者提出不同解釋。對海峽兩岸關係及國際政治戰略有深刻研究的台大政治系教授明居正認為,中共此舉透露兩種可能性:第一,時間壓力。美日對台拉攏力度日益加大,中共擔心若未來美日干涉更深,會很難辦事。第二,習近平反貪打腐(虎),大老虎江澤民被逼得走投無路,採取反擊手段。

明居正進一步指出,江派的反擊手段有4種,文宣抹黑、製造動亂、借刀殺人和政治暗殺。「事實上,習近平和王岐山都曾被暗殺,但是沒有成功。」江派為打擊習近平,亦在社會、經濟、外交和軍事製造動亂。

例如,2014年習近平訪問印度,就發生中印邊界軍事對峙;習欲與日本修復關係,釣魚島爭議即出;習計劃訪美,共軍艦隊就在阿拉斯加外海的國際海域航行。其他事件,如大陸股市狂瀉適逢習近平生日、大陸二級城市大規模砍殺頻傳,以及天津爆炸也不排除和江派的陰謀有關。

明居正說,習近平在大陸內部的民意,馬習會後一時高漲,替打擊江派增添力量。

中共惡意收購台企,也揭露了台灣政府的不足。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曾建元表示,DMG集團企圖併購東森電視,表面上是美國資本,溯其原始卻是有濃厚共軍色彩的背景。「如果官方認定最原始的資本來源,美國等於只是白手套。」他更強調,全世界任何國家都不會輕易將主流媒體的經營權轉手給敵對國家,「沒有人這樣幹的!」。

明居正也說,其他國家一旦發生大型媒體遭中共出手併購,政府都會出面,但是台灣的政府卻沒有作為。「中共併購台媒,台灣政府應出面干涉。」曾建元表示,NCC的把關角色非常要緊,因為中共統戰就是入腦入心,一旦東森真的被收購,影響台灣內部將非常直接。◇

台灣媒體遭侵蝕大事紀

2008年11月

旺旺集團買《中國時報》。

2009年5月

旺中集團再買《中視》與《中天》。

2012年7月

旺中再買中嘉系統未成功。

2012年11月

《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欲售壹傳媒集團,旺中蔡衍明有意購買。

2014年9月

頂新想買中嘉系統未成功。

2015年11月

美國DMG娛樂集團執行長敏茨(Dan Mintz)以個人名義,開價6億美元(約200億元新台幣)收購台灣東森電視公司,因該集團董事長肖文閣具共軍背景惹議,投審會表示會嚴格審查。

資料來源:網路整理

記者蕭軒/製表

責任編輯: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