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F1墨爾本揭幕 延續一隊獨霸兩車爭冠局面

【大紀元2015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熔石綜合報導)上週末,2015新賽季F1大獎賽在澳洲墨爾本揭幕。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 GP)車隊車手、衛冕世界冠軍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全程輕鬆領跑,戰勝隊友羅斯伯格(Nico Rosberg)獲得冠軍;新加盟法拉利的德國車手維特爾搶得一個季軍。馬薩和新秀車手納斯爾分獲第四和第五名。由於接二連三的意外,首圈過後只剩下13輛車,最後只有11輛賽車完賽。除老將巴頓外,其餘完賽車手均有積分入賬。萊科寧因法拉利技師安裝輪胎失誤,無奈退賽。

首圈過後 只剩13輛賽車

西班牙名將阿隆索在巴塞羅那測試賽車時,發生事故,無緣揭幕戰。瑪魯西亞車隊儘管來到墨爾本,但由於他們仍然沒有準備好,沒能趕上出賽。此外,威廉姆斯車手博塔斯因為背傷缺席了正賽。在出場圈時,取代阿隆索位置的邁凱輪車手馬格努森賽車引擎爆缸了,紅牛車隊古夫亞特的賽車也出現了故障。結果,新賽季揭幕戰只有15位車手參加正賽了。

但意外並沒有就此結束,正賽首圈多輛賽車發生小碰撞,馬爾多納多退賽,路特斯車隊另外一位車手格羅斯讓也不得不退賽。由於兩輛路特斯賽車都告別了比賽,首圈過後,賽道上一共只剩下13輛賽車。最終僅有11輛賽車完賽,完賽率為55%。看來F1新賽季可能不會很太平。

F1新賽季在墨爾本揭幕。圖為發車後,賽車進入第一個彎道時的情景。(Dan Istitene/Getty Images)

一隊獨霸 期待兩車爭冠

揭幕戰,梅賽德斯奔馳賽車的優勢依舊明顯,兩位車手包攬前兩名。而屈居亞軍的羅斯伯格要領先第三名、剛剛加盟法拉利的維特爾30多秒。估計新賽季,這又將是梅賽德斯奔馳車隊獨霸的一個賽季。

在預賽中,漢密爾頓比所有賽車要快1.4秒。到了正式比賽,他輕鬆領先,毫無壓力。英國人桿位順利起步後,將場上局勢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並在第50圈做出全場最快圈速。整場比賽,他沒有給隊友留下任何反超機會,儘管最後領先優勢被縮小到1.3秒,但羅斯伯格從未抓到接近的機會。最後幾圈,漢密爾頓詢問車隊是否有燃油吃緊的危險,在得到「沒有」的答案後,他穩穩控制車速,第一個衝過格子旗。

通過比賽可以看出,梅賽德斯奔馳賽車延續甚至已擴大了他們在去年的優勢。在一車獨霸的情況下,車迷們自然期待漢密爾頓和羅斯伯格兩車爭冠的局面出現,上賽季證明了,兩人的爭鬥還是相當精彩的。

如果算上2014賽季,漢密爾頓已經在過去八站大獎賽中,贏得了七個冠軍,他賽後說道:「連續奪冠的感覺真是太棒了,我們的表現不可思議,羅斯伯格從始至終的速度都很快,身為世界冠軍車隊,我們應該更加出色。」羅斯伯格則表示:「漢密爾頓的表現不可思議,他無愧世界冠軍,我確實無法戰勝他。但我已經竭盡全力了,每一圈都在竭盡全力,這個賽季我從始至終都要這麼幹,不能讓漢密爾頓太輕鬆了。」

衛冕世界冠軍漢密爾頓駕駛的梅賽德斯奔馳賽車。(Mark Thompson/Getty Images)

法拉利現不可思議失誤

在揭幕戰,法拉利成為最接近梅賽德斯的車隊,儘管兩隊之間還有著較大的差距。回想前兩個賽季,這是法拉利賽車展現出的最好競爭力。法拉利賽車雖然進步了,在速度上比威廉姆斯、紅牛等競爭對手都要稍快,但似乎車隊在其它方面出現了退步。

駕駛法拉利賽車的萊科寧第五位發車,在第一個彎道,他的賽車被後面對賽車稍稍撞到,滑出了賽道,他勉強維持了賽車平衡,滑落到了第八位。芬蘭人在支撐了18圈後,選擇進站。在更換左後胎時,車隊失誤,慢到花了8.7秒。重新出站後,萊科寧憑藉出眾的技術開始追趕,連續超車。一陣猛追後,到第34圈,他已經上升到了第五位,距離馬薩的差距只有9.7秒。

但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在萊科寧第二次進站,法拉利技師們再次在更換左後胎時出現失誤,輪胎還沒完全裝好,就發出了出車信號,結果剛出維修站,萊科寧發覺不對勁,不得不將賽車停出賽道,無奈退賽。出現這樣的低級失誤對於一個超級車隊而言簡直是不可思議

拋開這次意外不提,法拉利維修區工作人員的效率確實不夠高。在墨爾本,威廉姆斯車隊的工作人員完成換胎,基本控制在3.5秒左右,但法拉利用時卻達到3.8秒,這0.3秒的差距,車手需要在賽道上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賺回來啊。

邁凱輪賽車被套兩圈

在墨爾本,選擇使用本田引擎的邁凱輪賽車排位賽表現的相當糟糕。到了正賽,取代阿隆索位置的年輕車手馬格努森,盡然遭遇賽車爆缸,這是他絕對沒有預料到的。九圈過後,巴頓駕駛的邁凱輪賽車已經落後了30秒,到巴頓見到了終點格子旗時,他已經被冠軍漢密爾頓套了兩圈,在完成比賽的11名車手中,他排在最末位,成為唯一沒有拿到積分的車手。

賽後,巴頓表示:「能夠跑完比賽,對我們來說已經很好了,在本週之前,我們只跑了12圈。我認為這已經相當不易。」這位前世界冠軍認為賽車給人的感覺並不算太差,「本場比賽我們獲取了大量有用數據,這能幫助我們在馬來西亞取得大的進步。」

**

責任編輯:鄭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