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別了還來:中國經濟不是新常態而是已經出大問題

【大紀元2015年06月30日訊】股市大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照樣面不改色地安慰大家:大跌是自然調整,改革紅利在釋放,經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看樣子這位發言人分得紅利了,不屬於想跳樓的股民。這樣的安慰,在我們這個政府對市場影響力極大的國家,應該有許多人會轉變想跳樓的衝動,如果有重量級的領導人為振興股票露一下面,哪怕旁敲側擊地說一些不太相關股市的話,這也比銀行降息降准更令人感激涕零。

股市變幻莫測,我不想裝成能人預測什麼。專門研究這個的專家,不久前還在鳳凰網《一虎一席談》的節目上大談牛市還沒有“牛”夠,股票就變成了拉稀的狀態。大家記住這些專家的樣子,你們今天的痛苦,他們難辭其咎。股票不好預測,對經濟向好的說法,我100個否定,就算說“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也過於溫和了,我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出大問題了。我國各行各業的收入,除了體制內的人在加薪以外,恐怕80%以上都在降低。滿大街各式各樣的商鋪,包括酒店、餐飲、娛樂等服務行業下降的幅度超過50%以上。農民工找不到工作回到村寨的多了起來。官方不要否認工廠倒閉潮,連街邊小吃都大受影響的現實,還需要拿統計局所謂的權威數字來判斷中國經濟嗎?

其實,微觀更能說明問題,經商的人,不管是做實體的,還是玩淘寶的,今年日子好過的有多少人?實體店鋪的零售業經營慘澹,不能完全怪馬雲們,網店經營狀況照樣遠不如往年。宏觀的也如此,中石油已經將職工的薪水降低了15%,煤業有的地方產量下降得驚人。央視的一篇報導稱,煤礦、煤炭產量占全國六分之一的鄂爾多斯,有一半的煤礦已經停產。而一位當地的煤炭從業者則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實際的比例要高於此,可能接近70%。能源企業的經營狀況,最能說明一國經濟的好壞。我們拿不到用電量的真實數字,否則,用電量下降多少,幾乎可以斷定中國經濟下降多少。很多地方工業用電量的下降同樣驚人。能源用量就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就算如此,在我們這個只有統計局才有資料的國家,過幾天公佈第二季度經濟數字時,仍然有可能保持7%的增長率,略有下降,也會說這是正常回歸、是新常態,可以保持高就業率。

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調控、刺激的措施,也在說明中國經濟問題已經很嚴重。短短幾個月內4次降息,這樣的動作前所未有。說降息是為了支援實體經濟,促進結構調整,我看說成為挽救經濟更適合。對這樣的微調股民感動得流淚,但對振興實體經濟作用不大,所以,接下來還會繼續下調。還有超過一半的省區市出臺了樓市刺激新政 也很能說明問題的嚴重程度。放開限購的越來越多,公積金貸款首付下降了近一倍。我們不知道,是不是像新聞報導說的一樣,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都在上漲、樓市在回暖,但國家拿出這些刺激樓市的措施,說明中國經濟還得由房地產來救,不能讓樓市繼續惡化。多報導一些購房熱情的虛假場面和數字,對樓市回暖肯定有好處。

中國的經濟繁榮來源於房地產,拯救經濟自然也需要房地產,想擺脫樓市,換新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是幾年就可以做到的嗎?特別是用什麼提高創新能力實現產業轉型的戰略,至少是30年以上的發展大計。我看一帶一路的戰略,最大的好處是消耗我們用不出的外匯和過剩產能,送錢,或者貸款給這些賠不起錢的國家,還不如通過修路、修橋,直接輸出我們的鋼筋和水泥,這對我國的就業大有好處。這幾天,有網友說老式國企建鋼廠月薪狂降800元,工人們感到非常絕望。這與公職人員借改革提高工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經濟再這樣下去,失業鬧事的人會越來越多。要安撫這些工人,比90年代國企改革下崗的工人難多了——這些工人早就學會了西方工人抗議的方式。

另外,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已經成了高鐵的推銷員。高鐵看著只是一個項目,其實它的意義和重要程度不亞於一帶一路。這是在培植中國的支柱產業,中國算得上支柱產業的,恐怕只有房地產,但要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就得把它搞得健康一些,不要讓房地產綁架經濟,再說中國的城鎮化也需要房地產。我國紡織產品的出口量也很大,但國際競爭力是靠科技,紡織無法成為這樣的支柱,它雖然能提供大量的就業,但這類低科技含量的產業隨時都會被工資更低廉的國家搶走。高鐵具備科技競爭的特點,對相關行業的拉動也很廣。這樣的支柱產業多搞幾個,政府就不用過分榨取本國老百姓來滿足巨大的花銷了。粗製濫造的中國製造能賺到錢,不就是靠犧牲廣大工人的健康、安全、社保來獲得的嗎?現在工人薪水提高了很多,中國製造就活不下去了!搞高鐵這樣的支柱產業勢在必行,否則,不要說中國崛起、中國世紀,也不要談超過美國,有崛起的樣子也是虛胖的。

當然,一帶一路和高鐵,都是救不了近火的遠水,中國現在面臨的經濟大問題,還得靠大調控,還離不開大投資和大建設,還得讓房地產回暖。給體制內的人多增加一點薪水,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多搞一些免稅區,多降低一點進口產品的關稅,把花到境外的1萬億拉到國內來消費,這也是一個快速見效的辦法。在這個經濟下行的時期,給公家人加工資確實讓人氣憤,但考慮到他們犧牲多數人,成全幾千萬人,是為了經濟發展,我的怒氣就消了一些。中國的畸形經濟,本來就是畸形手段的產物,如今也不得不繼續用這些畸形的辦法,慢慢讓中國經濟走向正常。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