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活

台23所大學喊漲 立委:18所財務有結餘

【大紀元2015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23所大專院校申請喊漲學費,立委提到,喊漲的學校裡,其中有18所大專前3年的財務皆有結餘,另有5所大學也同時喊出漲住宿費,但其中2所大學前3年結餘合計近千萬,有盈餘還要漲價,根本是把學生當提款機。

2015年調漲幅度在1.5~3.5%不等,金額為300~2千元,其中公立有6所、私立17所,以這些學校在2011學年前3年財務來看,每年有結餘者有15所,前2年有結餘有2所,前1年有結餘者有1所;3年均為赤字有5所,皆為公立學校,分為政大、暨南大學、聯合大學、台科大、北科大。

台聯4日舉行記者會表示,大部分公立學校擁有更豐富的教育資源,財務卻是年年赤字,這表示公立學校經營沒有效率,也較沒效果。以2012學年度為例,公立大專院校51所,財務赤字的就有42所;私立學校共109所,財務赤字的僅有17所。

台聯副總召葉津鈴表示,教育部長吳思華竟說出「倒果為因」的話,大學財務要透明化,就是先漲學費,因為漲學費是財務透明的起點,簡直荒唐到極點,批評吳根本就是「漲學費部長」。

台聯總召賴振昌舉例,若以政府補助大學的經費加上學生自行所繳的學費,平均經費資源於每位學生,這5所學校分別是政大生每人可得16.3萬元、暨南大學16.1萬元、聯合大學14萬元、台科大14.6萬元、北科大15.6萬元,相較於私立學校平均每位學生僅有12.8萬元的經費資源,這5所公校每年的結餘卻都是赤字。

這些每年收支有結餘的學校,所提出為提升教學品質的計畫,應由累積的結餘去規劃支出,不應每年都有結餘,還要再從學生口袋掏錢、揚言漲學費,而且依照專科以上學校規定,學費有調漲及調降的機制,不應該只有調漲。

賴振昌呼籲,教育部應該與學生站在同一線,要求校方妥善運用教學資源、財務透明後,再談是否需要調漲學費。◇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