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人物

「藝術力量可改變世界」 金工創作家吳鐵花

【大紀元2015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從一個不懂金工藝術的門外漢,意外闖入珠寶創作領域的吳鐵花,成為金工創作新銳,他多次拒絕收藏家的高價收購,只因為追求更完美的作品;即使身上只剩下5千元存款,但是他說:「窮,也是一種爆發力,是一種發自內心、督促自己積極向上的動力!」

吳鐵花原名吳東材,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工業設計系,曾在桃園擺攤賣蔥油餅維生,因長年搬重物及久站之故,造成脊椎損傷,開刀治療後,醫生建議他轉業找一份靜態工作,於是聽從朋友的建議,報名基隆北區職訓中心的金銀珠寶飾品加工班,就這樣,從一個不懂金工藝術的門外漢,憑著一股熱情,意外地闖入珠寶創作領域。

嬌豔欲滴的玫瑰花作品。(吳鐵花提供)


經過幾年沉潛,吳鐵花進入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設計研究所繼續深造,鑽研金工藝術創作,手工敲打、淬鍊出令觀賞者驚豔連連的作品。外表看似粗獷的他,心思其實非常細膩,作品也十分細緻,他擅長使用金、銀等貴金屬創作出美麗的珠寶及藝術品,不論是嬌豔欲滴的玫瑰花束、精巧靈動的石磨墜鍊、別緻如古典窗花的髮簪,皆透過他的雙手而被賦予新生命。

回憶起剛到職訓中心上課的情景,連吳鐵花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當他告知媽媽自己在學做珠寶金銀飾品時,媽媽懷疑地說:「怎麼可能?你這麼好動的人坐得住?『細工』做得來嗎?」結果結訓時,他拿到兩張獎狀,一張全勤,另一張是全班第一名,老師還特別要他留下畢業作品的結構圖,作為日後教學樣本,媽媽知道後,笑得合不攏嘴。

作品中蘊含人生哲理

吳鐵花至今仍單身未婚,曾有一位修道人告訴他,命中的姻緣來得慢,50歲以後才會找到另一半,因此雖已年過半百,他仍對愛情抱著美好的憧憬,也將生活哲學融入作品中,他耗時半年,用2台斤純銀和3錢黃金,純手工創作出30支榫、關節處可以活動的龍蝦,取諧音命名為《幸福聾瞎》。他說,夫妻之間相處,不要為了小事爭吵,有時假裝沒聽到,就是「聾」,有時假裝沒看見,就是「瞎」,這樣日子會過得更幸福。

《幸福聾瞎》後來入選2007年台灣工藝競賽作品,更於2009年代表台灣文創精品赴大陸參展,吸引眾多觀賞者的目光,成為展場焦點,甚至有大陸民眾出價人民幣100萬元想買來收藏,但吳鐵花自認為產品仍不夠完美而予以拒絕,這種對自我品質要求嚴謹而不為利益所動的態度,讓展場工作人員納悶不已。

何謂天長地久、亙古不變?吳鐵花的另一作品《百世好合》有很好的詮釋,那是一條鐵軌造型的項鍊,搭配可活動的礦車墜飾。他用採礦象徵人類從大地獲取物資,也間接不斷地破壞大自然,礦車上的美麗花朵名叫「鐘萼花」,據考證,這是自冰河時期即不曾變種的樹木,有著活化石之名,他的創作理念是提醒世人要與大自然和平共處,關係像鐘萼花一樣長久。

意義深遠的《百世好合》項鍊。(吳鐵花提供)


此項鍊在扣環處設計一朵小百合,故取名《百世好合》,吳鐵花說,利用卡榫原理,設計出可以滑動的項鍊墜子,他可是台灣第一人。

創作靈感來自日常生活

見過金黃色稻浪綿延數十公頃、隨風舞動的畫面,是吳鐵花住在花東縱谷富里鄉時最大的感動。在感動之餘,心中產生一個念頭──要把眼前的美景轉變成一套作品,配戴在身上,成為一典雅端莊和華麗的飾品。

稻浪豐收項鍊。(吳鐵花提供)


吳鐵花說,一件好的作品要包含豐富的創作理念、幽默的意涵和熟練的技法等3部分。他的「米香傳千年」系列作品,包括「春回大地」、「歡喜春耕」、「時來運轉」、「歲歲如意」和「年年豐收」等5大系列,運用米粒、稻浪、豐收、犁頭、石磨等造型,構築出一個簡單的農業社會,除了彰顯台灣農業之美,也進一步為台灣稻米做了行銷。

「米香傳千年」系列作品,項鍊以粒粒稻穀為主體,珍珠象徵著汗水。(吳鐵花提供)


高貴典雅的豐收皇冠。(吳鐵花提供)


「歲歲(穗)如意」胸針和戒指。(吳鐵花提供)


「歡喜春耕」由犁頭為發想設計的耳環。(吳鐵花提供)


農業時代磨米漿的石磨,被做成「時來運轉」系列首飾。(吳鐵花提供)


作品有美麗高貴的皇冠;以稻浪呈現的「年年豐收」手鐲與項鍊;以完整稻穀形狀和打掉胚芽後的缺角米粒,雙色鍍金組合成「歲歲如意」項鍊;以及石磨造型的墜鍊和戒子等,全是手工製造,造型獨特,其中也有仿中國古建築的「春回大地」髮簪。

「春回大地」髮簪與胸針。(吳鐵花提供)


之所以選用貴重的純銀和珍珠作為創作主體,是取決於稀有性。因為具稀有性的物資,會讓人不自覺得更加珍惜,就像珍惜農夫辛苦種出來的稻米一樣,他想藉此傳達台灣稻米的品質和口碑,以彰顯其值得信賴的高品質;白色的珍珠則象徵著農夫辛苦耕種流下的汗珠。吳鐵花說,他是吃台灣米長大的,想藉由作品讓世界上更多人認識台灣米。

沉潛時期待價而沽

由於金工藝術的材質是金、銀等貴重金屬及珍珠等,成本極高,因此十幾來幾乎將吳鐵花的積蓄用光,已到了捉襟見肘的程度,只好靠在校工讀賺取生活費,或偶爾賣幾天蔥油餅維生,還好他生性樂觀,他說,人生確實需要勇氣和膽量,去挑戰一般人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即使是以失敗收場,對自己也有個交代,如果成功了,人生將增添一段精采豐富的紀錄。

吳鐵花說:「窮,只是眼前的過渡時期,對我而言,窮,也是一種爆發力,是一種發自內心、督促自己積極向上的動力。」今年即將自研究所畢業的他,作為一名珠寶創作設計新銳,兩岸三地的珠寶商多次和他接觸,他相信夢想是必須付諸行動的,每件作品都是對自我的挑戰,只要勇敢嘗試,就會發現自己的能量有多大,今日待價而沽,猶如潛龍在水,他日一定會找到賞識他的人,讓飛龍在天。

他認為,藝術不是茶餘飯後的消遣,而是有力量的,這股力量可以改變個人的人生,也可以改變世界。他期許未來能以藝術的力量反映社會現象,藉由他的金屬工藝創作,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祥和;而他的理想是擁有一間藝術珠寶公司,引領時尚、帶動流行,提供創作者一個好的環境;也要成立文教基金會做公益,幫助努力向上但經濟弱勢的學生,讓許多人一起實現夢想。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