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三水英子:央行新規 為何讓線民如此氣憤?

【大紀元2015年08月04日訊】上週五,央行發佈《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簡稱意見稿),在剛剛過去的週末引發了軒然大波。有網友質疑,若對網路支付 設置每日5000元額度的限制,連蘋果手機都買不了。隨後央行緊急作出解釋,5000元限額僅針對協力廠商支付餘額,超過5000元可以用銀行卡快捷支付,不影響網友的正常網購。銀行的跨行轉帳一般要收取一定手續費,這意味著通過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工具免費轉帳的午餐沒了。關鍵是還增加了:意見稿的第十六條,支付機構給個人開戶,如果是消費類帳戶,需要三個機構為使用者做身份驗證。如果是具備理財、轉帳功能的綜合帳戶,則需要五個機構來驗證。五個身份證明, 這有跟「證明我媽是媽」的鬧劇是一樣的,以後證明「我就是我」這種鬧劇就會成為鬧劇一樣,本來中國線民的認知水準就有限,搞這麼負責,一般人都要暈頭轉向。

看看線民如何氣憤:「堅決反對這樣做法!傻逼的決定,人類社會的倒退!!這不是壟斷是什麼呢??真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餘額寶放活期有4個點的利息你造嗎。」等等一大波線民的憤慨之言,可以說這樣的意見稿,是動了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乳酪,賺了線民的錢,管了線民的賬,真是一箭三雕的美差啊。美其名曰:有利於保障客戶資金安全,還不說給金融這個領域加一道閥門,不知道中國哪個專家這個餿主意,太他媽賤了。加強帳戶資訊管理,規範管金融科學運行是沒有錯,但是你搞的我們自己都要各種途徑證明自己是自己是,這真是天下奇談,以後我每次取錢,銀行是不是應該給我證明「銀行是銀行」的資質證明材料啊。

銀行作為金融服務機構,應有更好的服務姿態和服務形式,但是政策總是千方百計的為了銀行更好的賺錢,而不是為了廣大線民服務。出臺這樣的政策,銀行作為國家掌握的金融機構,必將所謂是得到了乳酪;失去了民心。銀行賺錢的方式很多,但是中國的銀行,除了吸食廣大客戶的鮮血,似乎就沒有什麼途徑了。無恥的政策,你們都不眨下眼,只有特色社會主義下才會有的這種無恥的政策。

很多媒體發出「免費轉帳時代或終結」的觀點,這是一種社會的悲哀,更是魚肉大眾的政策對先進技術的扼殺。當一個好的科技成果能夠為更多的人創造福利的時候,我們的政府應該是一種包容的姿態,提供更好的政策給與支持,才是正確的選擇。然而現在是腐敗的體制跟不上技術革命的創新,卻總是用權力的暴力來要脅廣 大線民,以此獲得技術成果效益的市場羹肴,這是最大的強盜行為,跟黑社會收保護費實則別無二致,名曰保護,暗為巧取豪奪而已。僅僅免費轉帳這一點點有利於 廣大線民的事情——一個政府政策都不願意去分享、保護、更好的維護,反而希望從廣大線民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這是多麼無恥的的搶劫行為,不過在他們眼裡還 得加上合法二字。從這個角度來說,為人民服務的口號是太多 了,讓利於民的事情實在太少了,你們難道不該反思嗎?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