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地震: 我們準備好了嗎?

(文/林一)

【大紀元2015年08月07日訊】(本週話題)澳洲昆士蘭在數天內經歷了8次大小不一的地震,其中上週六的5.7級,堪稱昆士蘭史上第二強烈,僅次於發生在1918年的6.0級地震。這一連串地震的震央雖然落在離陸地甚遠的海底,但是居住在布里斯本、黃金海岸、陽光海岸甚至紐省北部沿海地區的居民均感受到振動。所幸的是,地震並未帶來嚴重的損害,也沒有引發海嘯的警告。然而,就在民眾津津樂道地討論各自的經歷,並把自己家因地震而輕微受損的建築結構的照片發上網分享的當兒,大家也許會問:這已經是今年第二次了,地震就此結束了嗎?更嚴重的會不會接踵而來?

對此,我們可以聽聽專家的意見。澳大利亞地質科學研究中心的地震學家湯姆博士(Andrea Thom )表示地震一般上是「一連串的」,在澳洲發生這麼頻繁的地震確實有點不尋常。他認為接下來我們有可能會經歷更多,甚至更大的地震。另一位中心的專家傑克沙(Dan Jaksa)則說,雖然無法預測是否有更多的地震,但是他認為餘震的強度會降低。不幸的是,研究中心表示要預測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近乎不可能。

省長帕拉謝克(Annastacia Palaszczuk)表示她和大家一樣對地震的發生感到非常訝異。然而,她對昆省的救災管理計劃充滿信心,她認為如果類似1989年Newcastle的地震再次發生,昆省有能力應付。她說政府雖然無法瞭解昆士蘭板塊移動突然加劇的原因,但是將密切監測其動向,藉此向民眾大派定心丸。

誠然,生活在資源豐富、罕有天災人禍的這片土地上的我們,比起諸如日本和臺灣等地震頻繁的國家,危機意識相對較低並不令人意外。

對此,筆者不禁要問,如果破壞力更強的地震果真來襲,昆省子民單靠政府的救災計劃就真的足矣?筆者曾旅居臺灣,猶記得那時經常收到一些相信是政府部門製作的傳單,教導民眾地震來襲時的應對措施。譬如說地震來時,我們不應該馬上往屋外逃,而是立即躲到堅硬的家具底下。因為逃出屋外所需的時間較長,過程中很可能被重物砸傷,躲在堅硬的桌子底下可免於被擊中,然後等待救援。對一個在沒有地震威脅的國度裡長大的我,這張傳單頗為有用。

因此,政府在確保救援行動迅速及有效的同時,也必須教育人民如何在第一時間自保。畢竟我們不能期待災難發生時,救災人員馬上現身。另外,據瞭解,澳大利亞大部份房屋的建築設計,都沒有把地震作為主要考量。鑑於近來地震頻率的增加,建築結構的抗震能力是否有待加強,也是相關部門和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環顧當今全球各地災難頻頻,很多天然災害的發生似乎有違歷史的規律。在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當兒,我們或許也該捫心自問,我們做錯了甚麼,造成了大自然的反撲?

責任編輯: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