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花生田大改造 醫檢師登農夫新貴

【大紀元2015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台中榮總醫檢師蔡祐安,接手父親沙鹿的雜糧田,不種花生,眼前一片紅土,只有他一人改種鳳梨。為了突破貧脊農地及氣候的限制,蔡祐安參加農民大學堂,吸收各種知識與經驗,栽種出來的鳳梨不若南部大,但香氣、甜度都足,市場接受度高,讓他直呼,「務農還要有知識,只要有心,台灣農業一定會賺錢」。

父親在沙鹿的農地,原本是種花生、芝麻,但雜糧照顧費功,且機械化後成本提高,蔡佑安接手父親的紅土地後,開始思考轉作其他作物的可能性。之後,他想起妻子南部娘家種的鳳梨,幾經打探,也開始著手實驗「較好照顧的鳳梨,是否能成功?」

不墨守成規,蔡佑安想翻轉農業,為了突破貧脊紅土地及氣候的限制,他努力上課、吸收各種相關知識與經驗,在經過各種品種的實驗,發現「金鑽鳳梨」最適合,栽種出來的金鑽果粒雖不若南部大,但香氣足,甜分夠,市場接受度高。

蔡祐安認為,大家都說務農沒前途,但其實只是農民不懂得行銷和管理,也不懂得成本分析,如果可以集結農一代的經驗,和農二代的知識,如同在醫學上的臨床,加上實務經驗相互配合,一定可以開創台灣農業新榮景。

「希望務農的人都可以賺錢,但知識很重要」,蔡祐安指出,傳統的老農就是因為知識不足,才會對農藥行言聽計從,也造成環境的危害。希望能將自己摸索出來的知識,傳承下去,誕生另一個農夫新貴。

責任編輯:羅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