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股匯市動盪 台財政部發行公債供避險

【大紀元2015年09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筠芸台北報導)近來國際匯股市波動劇烈,但觀察今年上半10年期公債的得標利率介於1.649%至1.518%間,尚有穩定獲利以及保本優勢,財政部即將在9月8日委託中央銀行標售「104甲12期」公債350億元,年期為10年期,發行日為104年9月11日,到期日為114年9月11日,財政部發行每期公債時,均保留 2%比例委由中華郵政與證交所代售給小額投資人,每人申購額度以100萬元為限,鼓勵小額投資人購買。

財政部國庫署副署長戴龍輝透露,過去壽險資金偏向投資國外金融商品,金管會在去年下半開放壽險業可以投資國際債券,原期盼景氣差投資資金趨向避險,可吸引資金回國內投資,但因為國際債券利率明顯高於政府公債,造成投資公債意願不熱絡,衝擊公債發行。

戴龍輝表示,我們從幾個數字變化可以發現,壽險資金確實轉向國際債,如2006年到去年6月,國際債僅發行1,373億元,但去年6月到今年2月,國際債發行暴增至1兆元,遠超過公債發行的5,000億元。另外,今年1、2月發行3檔400億元公債,年期分別為20年、2年及30年,統統不足額。

戴龍輝說,另外從投標倍數也可看投標意願的,如去年6月前,20及30年期的400億元公債,投標倍數平均為1.5倍,但今年初卻降至0.99倍,等於一開標就截標,投資公債投標意願明顯下降。

戴龍輝透露,由於公債是政府籌措財源的重要管道,若無人投資是很不好的現象,為因應今年上半原本要發1,200億元30年期公債,以前是發3次 400億元,現為發300億元4次,發現這樣調整有效果,因此未來公債將朝「少量多次」的方式發行,減少發行金額、增加發行次數。◇

責任編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