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中風不是急著放血 要把握黃金三小時

【大紀元2016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寶雲台灣新竹報導)一名年約70歲的老爺爺,本身有高血壓病史,家人早上上班前發現老爺爺左手左腳無力,且講話不清楚出現大舌頭的現象,家屬第一時間不是緊急送醫,而是相信民間偏方─放血,拖了3小時,直到中午才送醫院,錯過了所謂「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陳憲青醫師表示,最近天氣驟降,低溫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中風的病患增多。小於3小時內的中風,臨床上是所謂治療中風的黃金時間,及早就醫處置,可決定病人未來預後,應提早就醫才是。

陳憲青醫師指出,中風易在冬季發生,民眾要注意保暖,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三高問題的患者,須隨時注意血壓、醣化血色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控制,並學習辨識中風徵兆,提高警覺性,把握「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

陳憲青醫師建議民眾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網站所提供的FAST口訣辨別中風徵兆並及早處理:一、「F」就是FACE,觀察患者微笑或是面部表情,如露出牙齒時,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下垂。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講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四、「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最後陳憲青醫師強調,不要因民間小偏方,而錯失黃金3小時,並建議民眾經由學習辨識中風徵兆,以早期觀察自己或身邊親人,迅速送醫,把握「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