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大陸城市缺房?分析:背後有炒作因素

【大紀元2016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大陸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高房價一直備受熱議,但業界同時注意到,伴隨著高房價,還存在諸多城市住房空置率高的問題,而關於大陸缺房的說法,背後存在人為炒作因素。

經濟學家馬光遠近日發出警告——「該搞清楚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了」。他表示,大陸樓市的空置率很高,造成了巨大浪費,但幾十年來,人為的炒作住房稀缺成為房價上漲的因素之一。

馬光遠表示,人們一直以為大陸缺房子,尤其是在大城市,但實際上,大陸究竟有多少房子,近30年來官方沒有明確統計數據。

在這種房子基礎數據殘缺不全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人為製造短缺的各種恐慌,房子的稀缺就會成為炒作的工具,從而導致房價非理性上漲。

比如大陸的住房空置率,目前只有個別機構的一些數據。原因是過去30年來大陸的住宅數量不斷增加、不斷拆遷,所以統計起來有難度,與國外相比,大陸的基礎資料不全。

空置率是指某一時刻空置房屋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按國際慣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至10%之間為合理區;10%至20%之間為空置危險區;20%以上為商品房嚴重積壓區。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曾在2014年的報告中提到,大陸的住房空置率已高於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2013年大陸城鎮家庭住房空置率高達22.4%。空置住房占用的銀行貸款屬於資本閒置,降低了金融市場的效率。截至2013年8月,空置住房占據了4.2萬億人民幣的住房貸款餘額。

對於有空置住房家庭來說,空置住房的資產價值佔其總資產的34.4%,佔城鎮所有家庭總資產的11.8%,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所有城市中,重慶、上海、成都、武漢、天津、北京的空置率分別為25.6%、18.5%、24.7%、23.5%、22.5%、19.5%。

其中,三線城市住房空置率最高,為23.2%;一線和二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分別為21.2%與21.8%。

一線城市中上海的空置率最高,超過10%;北京的空置率較低,僅有5%。二線城市中東北地區城市空置率最高,瀋陽的空置率超過18%;青島的空置率也較高。

分析認為,東北地區空置率較高反映了東北經濟下滑和人口外流的情況;山東是產能過剩嚴重的省份,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船舶、煤炭等行業都存在這一問題。

另外,中小城市空置率更高有過度建設的因素,大城市的空置率可能有過度投機的因。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