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名人

愁城俠客 江南才子—范煙橋

浮生之歌‧詞人篇

1928年的上海外灘,圖右下角建築為歐戰紀念碑。(公有領域)

在20世紀1930、1940年代涉足影壇,紅遍上海灘的民初舊派文人作家首推范煙橋(西元1894-1967年),而他也是早期上海流行歌曲詞人中深蘊舊文學作新詞的代表人物,展現泱泱大度俠客風骨。

江南才子  著作豐燦  文壇快手 

范煙橋是江南吳江同里人,後來移居蘇州溫家岸,有江南才子之名,學名鏞,字味韶,號煙橋,別署含涼生、鴟夷室主、萬年橋、愁城俠客。范煙橋家族是范仲淹從侄范純懿後裔,明末從蘇州吳趨坊遷至吳江同里,至范煙橋已是第十世。父親范葵忱為江南鄉試舉人,在范煙橋年幼時,囑其讀經書,但范煙橋不喜讀經文,卻愛讀母親嚴雲珍藏的彈詞和小說,為了不讓父親知道,他就在晨晚間的枕邊偷讀,由於用眼不當,造成近視,因此長大後,喜帶墨鏡。少年時代曾師從國學大學金鶴望,紮下深厚的國學基礎。

范煙橋多才多藝,一生以興學辦教育和著述為主,大部份的時光在中小學及大學教授歷史、國學或小說。教書之外,由於他極有文才,年輕時就在報刊雜誌發表文章,著述頗豐。他寫作甚勤,是文壇的快手,小說、雜文、電影、詩、猜謎、彈詞和小品無不通諳,也寫鄉土志,還擅長繪畫、工行草、寫扇冊等等,並著有《中國小說史》出版。和當代文人不同的是,由於范煙橋和中國電影發足有淵源,促使他在中國早期的電影界和流行歌曲界留名。范煙橋在文革第二年就鬱鬱而終,他在溫家岸邊上的園林宅第「向廬」也毀於文革。

煙橋掩孤島  俠客存風骨

范煙橋於1930年曾任職明星影片公司,參與電影編劇及小說改編。1941年電影《無花果》將蘇州彈詞音樂編成主題曲〈埋玉〉就是范煙橋的創意,1947年電影《長相思》也是改編自他的電影劇本《陌上花開》。

范煙橋作詞的電影歌曲有《西廂記》插曲〈拷紅〉、〈花好月圓〉,《惱人春色》插曲〈鍾山春〉、〈天長地久〉,《李三娘》主題歌〈夢斷關山〉、插曲〈春風秋雨〉,《長相思》主題歌〈燕燕于飛〉及插曲〈夜上海〉、〈花樣的年華〉、〈星心相印〉、〈黃葉舞秋風〉和〈凱旋歌〉等。范煙橋雖有寫過「黑幕小說」,卻沒有言情小說傳世,他一直不認同「鴛鴦蝴蝶派」小說家這個帶有貶義的名稱,在郁乃堯所撰〈范煙橋軼事〉(載《江蘇地方志》第六期)中載,范煙橋認為稱「民國舊派」小說家比較恰當。

的確,細品范煙橋他的歌詞,除發現字裡行間濃厚的國學文化素養外,他的情思雅致,文辭優美旖旎、典麗輝煌展現泱泱大度樂觀積極的神采。其實,在范煙橋柔情千轉的歌詞中常見表現烽煙漫火中積極入世的家國情懷,像是〈鍾山春〉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換個場景,在舞廳歌榭的〈夜上海〉裡,他又以詼諧之筆調侃「歌舞昇平」不夜城中的亂世浮生,呼喚著「大家歸去,心靈兒隨著車輪轉動,換一換新天地」!不論在哪兒,范煙橋都在骨子裡現古風,展現他愁城俠客的本色。

片羽記情‧歌詞附錄

〈鍾山春〉

巍巍的鍾山,巍巍的鍾山,龍蟠虎踞石頭城,龍蟠虎踞石頭城。

啊~ 啊啊~

畫樑上呢喃的乳燕,柳蔭中穿梭的流鶯。

一片煙漫,無邊的風景,妝點出江南新春,妝點出江南新春。

巍巍的鍾山,巍巍的鍾山,龍蟠虎踞石頭城,龍蟠虎踞石頭城。

啊~ 啊啊~

莫想那秦淮煙柳,不管那六朝金粉,

大家努力向前程,看草色青青,聽江濤聲聲,起來!共燃起大地的光明。

〈夜上海〉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華燈起,樂聲響,歌舞昇平。

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只見她,笑臉迎,誰知她內心苦悶;夜生活,都為了衣食住行。

曉色朦朧,睡眼惺忪,大家歸去,心靈兒隨著車輪轉動,換一換新天地,別有一個新環境,回味著夜生活,如夢初醒!

〈月圓花好〉

浮雲散,明月照人來,團圓美滿今朝最。清淺池塘,鴛鴦戲水,紅裳翠蓋並蒂蓮開。

雙雙對對,恩恩愛愛,這軟風兒向著好花吹,柔情密意滿人間。

〈春風秋雨〉

春到人間送晚風,雛鶯乳燕舞晴空。愛他萬紫與千紅,生機動,意情濃,雲想衣裳花想容。

秋到人間草木黃,西風打擊又濃霜。繁華景色變淒涼,真如夢,夢難忘,欲寄相思天一方。



〈埋玉〉

今生夫妻難偕老,來世鴛盟未可憑。

一片癡情難以遣,返魂香怎得返香魂。

天子常愁妃子恨,年來花月盡無心,贏得人間薄倖名。


@*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