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教

南投陶藝學會茶倉特展 大肚藏佳茗美輪美奐

南投縣陶藝學會理事長張敏浩。(彭秋燕/大紀元)

【大紀元2016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孟憲騰台灣南投報導)為推廣南投陶產業的歷史文化及工藝特色,並鼓勵陶藝家積極創作,即日起至10月30日止,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在南投陶展示館推出南投縣陶藝學會「大肚藏佳茗-南投茶倉」特展,所展出的陶製茶倉造型多元、美輪美奐,歡迎喜愛陶藝的好朋友們前往觀賞。

「茶倉」,就是存放茶葉的器皿,俗稱「茶罐」,材質大多以陶、瓷製品為主。過去一般民眾收藏茶葉,多以早年留下的酒甕、鹹菜甕等陶甕,再加以洗淨、乾燥後作為茶倉。近年來茶道盛行,陶藝家則運用不同的技法與素材,燒造兼具藝術美感與生活實用的茶倉,所以深受愛茶人士的青睞。本次展出的陶製茶倉展現手法豐富,有的造型設計獨特;有的用釉技巧豐富,再經木柴、瓦斯窯燒鍛煉,個個都能成為炙手可熱的藝術品。

南投縣陶藝學會理事長張敏浩表示,陶藝創作的迷人之處,在窯燒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柴燒作品,會有火痕及落灰所創造出的美感,令人驚奇。釉色落灰就是,當陶藝家以木材燒製陶器時,木材燃燒後所產生之灰燼會回落到陶坏上,木灰的礦物質與陶坏上礦物質會產生融合作用,因而呈現出意想不到的釉色變化。

除此之外,柴燒還會有火痕帶來的驚喜,因為,柴燒時柴火會直接在陶坏上留下火燒過的自然痕跡,使得陶器具有厚重粗糙、似熔未熔、樸拙渾厚的質感。所以張敏浩表示,當然除了柴燒之外,釉燒的東西也非常的精彩,尤其釉色千變萬化,「陶的東西,你還是要多接觸、多瞭解,就可以發現到它不同的美。」

本次參展者李信穎,在集集鎮添興窯已經有21年的燒陶資歷。這次他以繪有牡丹圖案的茶倉參展。他表示,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先以傳統手拉坯的方式成形,然後再刻上牡丹花圖案,接著一層一層的上底色。上完底色後,再仔細的由葉子、梗、花心、花依序上色。因為他的工序細膩而繁複,所以作品給人一種細緻溫潤的美感。他表示,從事藝術工作能涵養人的性情,因為長期的創作陶藝,使自己變得更有耐心,更加的沉穩。

另一位陶藝家是若水窯的陳正忠,他用岩礦陶土創作茶倉。他表示,自己是用鄧丁壽所開發陶土的配方,在陶土內加入岩石礦物,再經過1260度高溫以氧化還原的原理燒製作品。他的茶倉具有古樸自然的肌理,還具有遠紅外線功能,很適合存放老茶。

茶業與陶器均是南投的重要傳統產業,本次展出將兩種產業作結合互相行銷。

張敏浩表示,本次展出的目的在結合南投縣的傳統產業文化,因為現在的人都喜歡茶,所以學會今年特地規劃一系列的茶器展覽,其中包括茶碗、茶倉等。下個月,陶藝學會還要與南投的新興農業咖啡栽植作結合,進行時尚咖啡杯具展覽,屆時歡迎大家蒞臨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