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周蓬安:川普當選,得益於網際網路一代叛逆

【大紀元2016年11月10日訊】11月8日,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戰勝民主黨候選人、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贏得總統選舉,成功顛覆由民主黨執政的奧巴馬政府,將成為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

首先,筆者要對長期信任我的讀者、粉絲們說一聲道歉!因為我此前曾與主流聲音一致,多次預言希拉里將獲勝,並曾公開發表《美國總統大選,我賭希拉里贏》,認為希拉里的優勢包括四點:一是希拉里從政經驗豐富,其他候選人無出其右;二是希拉里家庭背景顯赫,將助其一臂之力;三是美國人喜新厭舊,熱衷「突破」,選個女人當總統顯示新意;四是具有較強的民意基礎。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世界變得太快。筆者忽略了一點:杜特爾特能贏,川普為何就不能贏呢?美國此次大選所帶來的「懸念」,也突出了美國大選的魅力,尤其是希拉里支持者悲痛欲絕、川普支持者興高采烈的表情,活脫脫一個世界盃決賽點球決勝的場景,比朝鮮選舉最高領導人的過程好看得太多了。

不過,由於美國擁有成熟的政治架構,誰當選總統也不可能改變大政方針,一些人期待的大變革也絕對不會發生。總統川普的行動,與總統候選人川普的承諾不是同一回事,而且總統還要受議會的約束。

但就中國主要周邊國家而言,日韓與美國的關係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因為川普同時又是「普粉」,美國遷就俄羅斯的美俄合作將變得多起來,俄羅斯將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而聲稱要「幹掉」金正恩政權的希拉里敗選,朝鮮政府又將成為大贏家。因為川普曾經指出,美國維持在東北亞的軍事合作既費錢,又無用。川普還曾直接讚揚金正恩「敢說敢幹了不起」。朝鮮官方媒體《今日朝鮮》5月31日刊文稱,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是個「睿智的政治家」和「有遠見的總統候選人」。

這實在是巧合了。七年前,奧巴馬在擔任美國總統不到一年時即獲得獲諾貝爾和平獎,筆者曾撰文《奧巴馬獲諾貝爾和平獎,朝鮮是大贏家》,認為奧巴馬獲得諾獎,美國一定不會像小布希時代那樣強硬地對朝鮮實施制裁,只會在「和平」的旗幟下「誘」朝鮮回到談判桌上來。而不講信用的朝鮮,在談判桌上都能得到很多的物質利益後,一旦下了談判桌,就又立馬變臉,繼續實現他們那偉大的「核事業」。

真是不幸而言中。經過奧巴馬政府8年的「懷柔」甚至是「綏靖」,朝鮮終於成為「有核國家」,而且談「核」也不再像七年前那樣羞羞答答了。

而就中美關係而言,筆者堅持認為,「按規則出牌」的希拉里當選比「不按規矩出牌」的川普當選對中國更為有利。雖然希拉里在競選中說了不少對中國不友好的話,但「此一時,彼一時」,屁股決定腦袋,國務卿希拉里與總統希拉里並非一回事,紅臉、白臉僅僅是角色分配。另一方面,希拉里曾先後7次訪華,與現任總書記習近平、總理李克強、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等都有見面,尤其是希拉里在2013年卸任國務卿的演說中稱「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美國歡迎中國的崛起」,實際上是對習近平於2012年2月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時所提「太平洋足夠大,足以容下中美兩國」的足夠贊同。因此樂觀地認為,希拉里掌權後的中美關係,或可避免「彎彎繞」,變得直來直去,中美關係或將迎來新的改觀。

此外,在昨天投票之前,認為川普贏的依然是少數。《鳳凰網》直播的美國總統大選專題中,華盛頓站記者於今天早上6:16發布的消息稱:最新投票民調顯示,希拉里當選的機率為71%!

但川普最終還是贏了,我打的「賭」也輸了。而川普的當選,也讓中國某些媒體在押寶中「破天荒」地贏了一回。筆者以為,未來中美關係,有關意識形態的爭吵將會減少,而貿易摩擦及人民幣匯率方面的爭論將會加劇。最為明顯的是,川普要重整美國製造業,發誓要從中國奪回百萬工作崗位,或讓漸失優勢的部分中國製造企業雪上加霜。

希拉里此次敗選,筆者以為是由多種因素疊加而成:

一是美國總統有「輪流坐莊」的習慣,美國選民不希望兩黨中出現某黨「一黨獨大」局面。就在希拉里宣布參選美國總統的消息發出不久,尋求共和黨提名的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就發表聲明說,選希拉里無異於讓目前的奧巴馬當選第三任。

縱觀美國戰後歷屆政府,除上世紀80年代共和黨的羅納德·里根干滿兩屆後,仍由共和黨的喬治·布希接任外,沒有一黨政府能夠連任三屆,剩下的都是最多兩屆,然後被替換。

二是受「郵件門」困擾。今年7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宣布,希拉里在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郵箱和私人服務器處理公務的行為,說明她和她的高級助手在處理政府機密時「極度草率」,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希拉里及其助手有意違反法律,調查結果不足以對希拉里提出訴訟。

這個結論,讓因受「郵件門」事件拖累的希拉里的支持率大幅度攀升。可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就在離大選投票不到10天的10月底,聯邦調查局以新發現一批可能與希拉里「郵件門」事件調查有關的郵件為由,重啟對「郵件門」事件的調查,雖然在投票前一天作出不建議就「郵件門」事件起訴希拉里的結論,但對希拉里聲譽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況且有些選民已經投票。

筆者以為,此輪大選之後,美國政府極有可能啟動對科米的調查。

三是受克林頓基金會的拖累。該基金會據說已募集到28億美元資金,希拉里涉嫌在擔任國務卿期間有利益輸送,包括克林頓高額演講會,涉嫌與該基金會有關。2016年11月4日,克林頓基金會承認,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於國務卿任內時,基金會收了卡達100萬美元,而未向國務院通報。此前希拉里曾經承諾,將讓國務院審核來自外國政府的新捐款。

四是「網際網路一代」與傳統老人政治的代溝。此次川普當選,應該說是顛覆了社會主流判斷,正如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新聞、媒體和公共關係研究系助理教授吳靜思說,川普勝選的結果使美國社會、媒體和很多學者幾乎都感到「震驚」,甚至有些迷茫。而實際上,川普重整製造業雄風,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競選承諾,使他在低收入及低學歷的白人男性選民中有著壓倒性的高支持率,尤其是贏得藍領階層的支持,是他獲勝的重要原因。

而川普逆襲當選美國總統,打破華府精英政治鐵律的最關鍵因素則是,伴隨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一代,與傳統老人政治存在嚴重的代溝,他們需要社會創新,渴望社會變革,對老人政治不以為然,因此帶著叛逆的心態投票,非得要投一個主流社會並不看好的人當總統,「氣死你」!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