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奧地利總統大選 獨立候選人冷門險勝

週一(5月23日)綠黨支持的獨立候選人亞歷山大·範德貝覽(Alexander Van der Bellen)當選為奧地利總統。 (ROLAND SCHLAGER/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6年05月23日訊】週一(5月23日)奧地利總統選舉結果揭曉。獨立候選人亞歷山大·範德貝覽(Alexander Van der Bellen)轉敗為勝,以微弱票數擊敗極右派候選人、自由黨的諾貝特·霍弗(Norbert Hofer),當選為奧地利總統。

奧地利內政部說,在前一天的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束后,45岁、因飛行傘意外而造成身體局部癱瘓的极右派的「自由黨」霍弗在内政部的不完全点票结果中,以51.9%的支持率暂时领先于範德貝覽的48.1%,但在周一開出郵寄投票的結果之後,选情逆轉。

然而當郵寄選票計算完畢後,內政部長索布卡(Wolfgang Sobotka)宣布初步結果,無黨派的范德貝倫以50.3%得票率險勝霍弗的49.7%。雙方票數只差3萬1026票。

奥地利的总统大选可谓一波三折,黑馬不斷。在4月24日舉行的第一輪大選中,霍弗以35%的得票率大勝綠黨支持的獨立候選人、72歲的經濟教授範德貝覽的21%,迫使得票11%的執政聯盟「社會民主黨」與「人民黨」候選人退出第二輪投票。這一結果令人大出所料,令70年來「社會民主黨」或「人民黨」候選人輪流坐莊當總統的風光不在,社民黨的總理菲曼被迫下台。

但是由於霍弗和範德貝覽的得票都未能獲得超半數,因此在5月22日進行第二輪投票。5月22日的不完全點票中霍弗再次險勝。不過選舉結果需要計入郵寄選票才能得出最後結果。

郵寄選票要等到23日才能揭曉,郵寄選票約有75萬張,占全部640萬張選票的12%,這些郵寄選票決定了霍弗的最終出局。

難民危機令奧地利不堪重負,因此難民問題成為此次大選的關鍵議題,BBC報導,範德貝覽的親歐盟政策得到了綠黨的支持。

霍弗則主打反歐盟、反接納政治難民、拒絕歐盟分配難民的命令,他的立場獲得了很多民眾支持,在選舉中異軍突起,勢如破竹。但歐盟委員會主席及歐洲議會議長都對霍費爾可能當選表示過擔心。

除了候選人政治觀點的不同,週日的選舉也凸顯了奧地利社會的分歧,另外奧地利的10個主要城市當中,範德貝覽在奧地利10個城市中的9個城市勝選,而霍弗則在鄉村地區大勝。

奧地利採內閣制,奧地利總統由民選產生任期6年。總統一職雖然是虛位元首,但其權力比同為虛位元首的德國總統還大,擁權任命總理與解散國會。

責任編輯: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