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祝振強:「好人」何以成了稀缺資源

【大紀元2016年06月02日訊】日前看到了一條新聞——相關機構發佈5月份「中國好人榜」。5月份,全國共有百餘位愛心人士上榜。

查了一下,卻原來,幾年來,這個權威的相關機構,已然每個月都要發佈一次「中國好人榜」。

每個月都要發佈一次的事情,每個月都有的新聞,我卻並不知道。我相信,不知道的遠不止我一個。是包括筆者在內的不知者的孤陋寡聞,還是廣而告之的力度不夠大,抑或其聲名、功效早已淹沒在噪雜得翻天覆地的社會喧囂聲中?

仔細尋思,其實,這些所謂「中國好人」,評選的「過桿線」實在不是太高,他們「好」得實在有些平凡,實在有些不值得張揚。

以最新月度的「中國好人榜」為例——湖南護士巧制導氧管,在高鐵上救治缺氧患兒;河北承德大學生勇救落水母子,助人不留名;安徽好電工情系公益,16年獻血7萬多毫升;山東志願協會24年獻愛心,一路故事一路真情;上海堅強母親創辦康復中心,傾情10年幫助自閉症兒童;廣東菜商引導農民種植「放心菜」,寧可違約受罰也要踐行承諾;黑龍江九旬老人撫養6名孤兒長大,演繹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遼寧女教師不離不棄,喚醒沉睡8年的植物人丈夫……

必須承認,上述這些普通人的平凡善舉,或曰「好人」之舉,本身是無可指摘的。但是,如前所述,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些在一個正常社會裏普普通通的舉動,竟被上升到「中國好人」的高度,讓人多少感到:當下,「中國好人」的桂冠,實在比較容易獲得;「中國好人」,已然成為一種稀缺資源。

當今,正是社會道德的不盡如人意,方令普通而平凡的善舉顯得難能可貴,凸顯「中國好人」之「好」。

社會道德的滑坡、敗落,說到底,是人心的滑坡、敗落。而唯利是圖、重利輕義、一切向錢看的價值取向與社會風習,以意識形態的方式傳染到每一個人,無疑又會助推和加速這種滑坡、敗落。

從現實層面說,從上個世紀初葉開始的社會動盪與戰亂,及至後來的無數次「運動」,無休止、不停息的「折騰」,以及無論是對待古典還是現代的極端化的行為與思想價值取向——可以說,這些早已為社會道德的滑坡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而後來,至今,在法治匱乏以及道德稀鬆的基礎上的全民經商,公益事業「產業化」、權力的創收化以及「烏紗帽」的批發化——上上下下,幾乎所有人都瘋狂渴望一夜暴富,渴望轉眼過上花天酒地的生活。

在這樣的過程中,一些官員的「示範帶頭」作用,顯然功不可沒——不是見賢思齊,而是上行下效,比壞比缺德,比黑心撈錢,有序的社會組織架構、道德大廈建設起來百年功夫,破壞下去一夜垮塌。

終究,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種情形——因病致貧,因教致貧,打官司致貧,結婚致貧,炒股致貧,並且,校園暴力盛行,老人倒了沒人敢扶,城市「啃老」、「老飄」及至「棄老」,「小三」普遍,各種騙局令無數家庭家破人亡,發生在醫院裡的血案一起連著一起……

當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先失掉了內心的信仰支撐,再失掉了生活、生命的本真體味,而後失去了基本的安全感——可以想見,社會該是怎樣的無序與混亂!

英國哲學家洛克有言:「道德活動既受政府長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約。」 英國文學家劉易斯也說過:「政府不僅僅是一個組織社會生活的機構,更是一個道德理想。」

這些,都說明了政府官員與社會道德之間的關係——官員對於社會道德的引領、示範作用之巨大,毋庸置疑。

當一個社會的官員以及官員系統腐敗掉了,當不少官員實際上享有了無所不能的特權——使權弄勢、一心貪錢,努把力就能成隱性億萬富翁,還淫亂到匪夷所思、聞所未聞的地步。

別的不說,從已然被擒的大老虎,起初公佈案情時,哪個不是十幾、幾十、過百億?及至新近公開公佈的貪官貪腐數額,已然也是動輒過億。就連一個小小北戴河供水公司的經理,貪腐額也都是以億元計。

這個時候,若社會道德還能不滑坡、敗落,乃至崩潰,是絕無可能的。

對於具體的人來說,其實,人性原本沒有「好」「壞」的區分,人等原本沒有「好人」「壞人」的差別——人心向善與向惡,一半對一半,基本如是。

在一個好的社會制度與社會環境中,好人更好,壞人也會變成好人。反之,壞人更壞,好人也會變成壞人。

所以說,當下,與其杯水車薪、事務性地昭彰普通人的平凡善舉,還要無限拔高地冠以「中國好人」,倒不如集中精力、凝聚力量,痛打壞人、嚴懲腐敗,找出社會道德滑坡、敗落乃至崩潰的根本原因、終極原因——官府清明廉潔、官員乾乾淨淨,社會回歸常態,人心回歸向善,則社會道德方能止跌回升,不再陀螺式下墜。

如此,「好人」方能成為一種常態,「中國好人」才不致成為一種稀缺資源。

文章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