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

程萬軍:「史上最強外敵」怎五十年未征服中國?

【大紀元2016年06月04日訊】自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即拉開了對中國的吞弑大幕,到1945年全面侵華戰爭結束,時光整整過去了半個世紀五十年,最後的結果:中國未亡,日本束手。

雖然中國抗日戰爭的性質以今天的歷史眼光看,與以往中國漢民族王朝抗擊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征服不同,但就反征服戰爭的敵對結果而言,卻可有一比。在華夏文明的歷史變遷中,宋亡於蒙古,明亡於建州女真確是事實。然而,民國卻沒有亡於日本。這是為什麼?難道是日軍的戰鬥力不夠強大嗎?

就規模而論,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是有史以來,中原所遭遇的外敵入侵規模最大的。蒙古滅南宋,史稱正宗的蒙古鐵騎不到5萬;建州女真滅大明,八旗兵僅6萬,而日本侵華,共派出百萬大軍。

除了規模之大,還有驚人戰果。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由德國發動,但在二戰中「開疆拓土」方面收穫最大的國家卻是日本。我們現在看日本地圖,其領土與在甲午戰爭前基本沒有變化,都在37萬平方公里左右。而在七十年多前,「大日本帝國」的「版圖」相當驚世。日本的「版圖」擴大,是從19世紀末發動甲午戰爭開始,之後五十年,一發不可收拾,日軍先後佔領了朝鮮、琉球、庫頁島、千島群島、臺灣島、中國大部。二戰爆發後,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如馬來亞、泰國、菲律賓也盡為日軍盤踞。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悉屬日本勢力範圍,太陽旗招搖千萬裡。

如今網上仍可搜到二戰時期日本繪製的「大日本帝國全盛時的「疆域,加上廣闊海洋大陸架,日本甚至達到了「三分天下

可以說,他們是中國遭遇的史上最強外敵。

這一點,在日本全面侵華、中日軍隊「血戰上海的淞滬會戰中,可窺一斑。國軍戰區司令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曾這樣記載戰況:

「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

當時,中國抵抗的軍隊分三路,總計參戰軍隊50個師,70余萬人,全系國軍精銳。而參戰日軍共9個師團和2個旅團,僅30萬人。然而結果讓人震驚:僅以其中最精銳的中國軍隊第98師為例,在僅僅18天的作戰中,傷亡達4960人,幾乎占全師兵力的62%;陣亡的營級以下軍官約200人。還有一個精銳第8師參戰近3星期,全師作戰人員從參戰時的8000餘人減員至700人。精銳第78師467團迎擊渡河日軍,1個連在10分鐘內就全部陣亡!

即便日軍遭受中國軍隊伏擊,其反擊能力也不容小覷。我們在國產抗戰片中,經常可見類似戰景:中國抗日軍隊包圍了日偽軍,取得最後勝利時,跪地求饒的大都是偽軍,而日本兵則負隅頑抗,以戰死或剖腹自殺收場。

無疑,他們是「不怕死的軍隊。日本人的這種「不怕死的精神,在對外戰爭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野性作用。關於日軍的作戰特點,西方人認識得更透徹,他們以兩字概況:殘暴。以殘暴見長的軍隊,沒有理智,其戰鬥力可怖。二戰時「一對一美軍都怵日軍。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大兵初與日本交戰時,其實是帶有一定程度的恐懼心態,如果論及「一對一的格鬥,美國大兵心有餘悸,因為跟日本人一打仗,他發現日本人根本就不是人,全都是野獸,個個視死如歸。

這樣一支百萬野獸集團來到中國,是想一口吞沒中國,定會給中國帶來一場空前災難。

災難確實降臨了,日軍全面侵華後,僅八年就將2000萬中國人生命吞噬。

但他們吞下中國了嗎?戰爭的最後結果又如何呢?

近八十萬日軍在中國成了炮灰。

日本權威歷史學家伊藤正德在他的著作《帝國陸軍史》中,記錄二戰陣亡在中國的日軍,共計78萬9370人。另據中方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兩廂比較,中日軍隊死亡比例基本上是1:5。

這個比例,大大小於華夏歷代對外戰爭與敵傷亡對比。如果以往中原歷朝華夏軍隊以這個比例殺傷來犯之敵,那麼總人口極其有限的外敵,不僅半個中國都不可能拿去,而且還有可能反被華夏征服。

抗戰八年,外敵是有史以來最強侵略者,但中國卻沒有被征服,華夏民族靠什麼抗住了日本的吞食?其中緣由,頗值深思。

歷史不可比:新中華反征服之「五大精神利器

抗戰時的華夏人,具有五個「反征服精神利器,乃任何歷史時期不可比。

其一,國勢不可比。

以往中原反征服歷史時期,均是國勢衰微,或者政治腐敗透頂,或者內亂亂到了京城。而民國時的中國,雖然也有內戰和腐敗,但畢竟不同封建王朝的不治之症,總的來說,共和政體不落伍,所以國勢仍存上升空間。

其二,凝聚力不可比。

以往華夏歷朝,由於統治者搞「家天下,國民對國家沒有責任心,因為他們不是國家的主人,沒有主人感,何來責任心?此間道理,就像你在一個大房子裡臨時居住,住的是地鋪,而且隨時都可能被房主掃地出門,你會對這個房子有多少歸屬感?如果這個房子的產權證寫著你的名字,那麼即便不用別人特別交代你,你也會對它倍加愛惜。

而在日軍全面侵華時,國民政府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秉承了孫中山的遺訓,相當一部分國民已經切身感受到「天下為公了。以往外敵進來前夕,國家內部往往已經四分五裂,分崩離析,沒有一個號令天下的統一政府、統一指揮。但這一次,外敵入侵,國內空前抱團。各個黨派同仇敵愾,自願接受國民政府領導,形成了統一政府統一指揮、凝聚力空前的國民軍抗日武裝。所以,日軍「分化瓦解,以華制華的策略,比起過去中國的外敵「企劃,效果就差了很多。

其三,士人之氣不可比。

以往華夏外患來臨時,文人士大夫群雖然也出現死烈之士,但大多數還是貪生怕死。而民國抗戰時期,廣大知識份子也面臨著「下跪與「拼命選擇。在只有「下跪與「拼命兩條路可供選擇時,一部分人選擇了下跪,一部人選擇了拼命,知識份子群中後者的比例大於前者。這是中國人貧血與熱血共存的時代,是盛產「漢奸文人的時期,也是「非常文人英雄輩出的時代。「文人持劍再次成為時代風景,文化人投筆從戎,青年學生沙場效命。抗戰中期的中國軍隊仿佛又回到了大唐時代,良家子弟和知識青年組成的軍隊,素質與戰鬥意志明顯提升。

其四,世勢不可比。

以往華夏受侵,因為中國自成一體,沒有世界大家庭的救助,所以彼時中國即便滅亡,國際形勢也未必發生巨大變化。而民國時期中國則不同,辛亥革命後中國初入世界流,已經成為世界大家庭一員。中國戰場即便不因後來二戰全面爆發而得到盟軍支援,也會隨著抗日的正當性,而逐步得到世界正義力量的道義與物質援助,這是以往「自成一統孤立的中原封建王朝望塵莫及的。

其五,最要緊的,也是對上述四條的昇華:漢魂滿血啟動。

以往華夏被征服歷史時期,漢魂已被苟安割斷,而民國時的漢魂,卻被戰爭迅速點燃。

二戰時期的中國,無法像一戰那樣獨善其身、隔岸觀火。二戰的東方大幕就在中國拉開,作為東方主戰場,中國必須在世界同盟中作出抉擇和表現。

結果,國際社會見到的是一個「從未見過的中國。學生如此愛國,文人如此勇敢,軍人如此善戰,漢民族如此團結……這個樣子的中國,令國際社會瞠目,最終免於被征服的悲命。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