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前中紀委專家透露習近平下一步的方向

【大紀元2016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中共紀檢監察學院前副院長李永忠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要走出反腐困境,須通過試點先行,由權力反腐儘快轉向制度反腐──通過堅決摒棄蘇聯模式、改革政體等,必然成為今後反腐的重點。

前中紀委專家:突破反腐困境 必須摒棄蘇聯模

《鳳凰週刊》日前發表了對中共紀檢監察學院前副院長李永忠的專訪。

李永忠長期從事制度監督、制度反腐等領域的研究,現任中國民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

「十八大」後的反腐,每年都會呈現不同的主題,「回頭看」顯然是今年的主題。

李永忠表示,2014年6月,習近平首先提出了「回頭看」,王岐山此後也提出殺個「回馬槍」。中紀委殺「回馬槍」,是檢測上一輪巡視成果的有效方法,能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回馬槍」的作用,不僅體現在被再次巡視省份,而且對尚未被再次巡視的省份,同樣也有作用。

被問到「下一階段反腐的重點在哪裡」?李永忠回答:每年的工作主題雖然有所不同,但目標卻始終不變。反腐敗是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重構政治生態」(習近平語),這才是反腐的終極目標。

李永忠稱,開展多少次巡視和「回頭看」,最終還是解決不了權力的分解與制衡問題。要走出反腐的困境,必須儘快由權力反腐轉向制度反腐。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共一直是依靠利用領導人的權力、意志,來反下面掌權者的腐敗,而不是通過堅決摒棄蘇聯模式,改革權力結構,改革選人用人機制,改革政體,「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來反腐。這必然成為今後反腐的重點。

中國面臨大變

今年6月,胡錦濤的智囊俞可平在媒體上發文,首次公開正面談俄羅斯轉型及其重要啟示。

文章表示:「俄羅斯的民主轉型,引起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高度關注。這種關注既有認識論的意義,更有現實政治的意義。多數中國學者對俄羅斯民主進程的闡釋和評判,不僅反映了他們對俄羅斯政治轉型的認識,也反映了他們對中國政治發展的取向。」

原中國軍事學院出版社社長辛子陵認為,中國大變局正有序地進行,對俄羅斯轉型宣傳調子的改變是中國走向民主化的前兆。

目前諸多跡象表明習近平的反腐已進入關鍵的決戰階段,反腐已經逼近核心人物──開啟腐敗治國的江澤民及江的鐵桿曾慶紅。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不斷傳出江被軟禁消息。

習近平上台以來在敏感問題上更是屢屢打破慣例,廢除中共潛規則。如據傳習與高層研議取消常委制等,同時體制內學者等不斷釋放中國大變局的信號。

時政評論員周曉輝表示,把習近平及中南海高層、體制內學者不斷釋放中國大變局的信號串聯起來看,就可以明白北京正在為即將到來的變局做各方面準備,為社會轉型做輿論鋪墊。曾慶紅、江澤民一旦被抓捕,中國大變局的大幕就將正式拉開。#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