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儲藏空間需求走高 澳倉儲行業年收入過10億

【大紀元2016年09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伊蓮悉尼編譯報導)租金和房價的上漲推高了對儲藏空間的需求,並催生了一個年收入過10億的行業。IBISWorld研究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澳倉儲行業共有692家企業,年收入達11億,利潤2.148億。

據《時代報》消息, 租金和房價的上漲,以及在家辦公小型在線生意的增加都大大推高了對倉儲空間的需求。據推測全澳最多有70萬個獨立倉儲單位。National Storage倉儲公司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擁有5萬9000個倉儲單位,市場份額占比為8.5%,。

隨著對倉儲需求的回升,也出現了一些有關不公平定價以及因欠費而沒收物資的投訴。新州公平交易廳(NSW Fair Trading )今年以來已收到了24起投訴,大多與費用、損失與收費和財產損失有關。有3起與倉儲單元物資的沒收與出售有關。

IT顧問Laszlo Molnar在ProductReview.com.au上抱怨National Storage的價格條例不公平,他在那裏貯存了給女兒的家具,這家公司的價格條例規定,每九個月倉儲單元價格會上漲12–18%,高於任何通脹率或消費價格指數。

他當初在墨爾本所租用的1.8平米見方的倉儲單元價格為每月105元,後來上升到了150元,他認為這個價格太高就決定搬了出去。一位National Storage發言人解釋說,提價是根據供需態勢確定,類似於酒店或航空公司的行業定價,不同的倉儲中心有不同的價格體系。

倉儲行業的回暖,也帶動了個人對倉儲淘寶興趣的升溫。在GraysOnline上拍賣的欠款倉儲物品的數量增加了50%,每週大約有50個因「欠費」被拍賣 。買家因尋寶而受倉儲淘寶大戰所驅動,倉儲單元投標的起價為9元,但也可能會高達數千元。

Penrith City Auctions拍賣行的老闆Jason Lee一次曾在事先未看現貨的情況下買下了一筆價值37,000澳元的「欠費」倉儲物資。隨後他發現其中有一個上了鎖的保險箱,裡面有五隻精緻的手錶,每一款手錶價值7,500元,Lee被告知這個保險箱的主人因簽證逾期被驅逐出境而違約。

Lee還表示,有時自己的競標對手為了收回自己被沒收的物資願意支付不合理的高價。 「他們競價時你能看出來,一個倉儲單元僅值 500元,而競標人會出價2,000元。」.

Lee表示,他正在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競價,這些人看過美國電視節目倉儲淘寶戰,並且相信他們會通過投標在GraysOnline上欠費的倉儲單元而發現寶藏。

責任編輯: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