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世家:充滿療癒能量 神韻交響樂具突破性

2016年9月22日晚間,國際扶輪3490地區2017-18年度總監、謝漢池診所院長夫婦(中)與女兒謝孟璇醫師(左),觀賞神韻交響樂團在宜蘭演藝廳的演出。(李韻/大紀元)

【大紀元2016年0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韻台灣宜蘭報導)2016年9月22日晚,宜蘭蘭陽溪畔的文化中心演藝廳聚集了許多名流,其中不乏醫界人士。謝漢池診所院長謝漢池夫婦與同為醫師的女兒謝孟璇,一家人都來聆賞神韻交響樂婉轉、輝煌同在的樂音。

本身也是國際扶輪3490地區羅東西區福輪社2017-2018年度總監的謝漢池,在聆聽被譽為神傳雅樂的旋律後,讓他「陶醉在一個非常美的夜晚。」

樂器合璧 帶來真正突破

「以如此方法,中國樂器在國際上慢慢會被接受,且漸漸會受到重視。」謝漢池首先讚揚,神韻音樂的配器獨到,能讓兩種文化的樂器同時流暢柔和諧和表現,而非只以西洋管弦去演奏中國風味的曲調,與一般中西合璧概念有很大不同,「聽過之後,我覺得國樂器也不會輸給西方樂器。」他強調,「今晚在(中西樂器)合璧方面是比較特殊的組合,中國樂曲以如此方式發揮,是一種突破!」

謝漢池以《高山青》為例:「弦樂配合熟悉的歌曲,我們就會有感動、一種悸動感,非常棒!」他並推崇,神韻交響樂如此恢弘大氣、康樂順和的旋律,帶給他「安靜、祥和的感覺,很舒暢,給人一種正向的能量」。

對神韻交響樂的樂音所散發出能量,謝漢池說:「這種正能量,可以治療心情,就是一種療癒。」自古《黃帝內經》,就有音樂治五臟之醫理,他繼續說:「你看樂是藥去掉那個草字(部首),所以,音樂是可以治療我們心靈的。」

荀子說過:「樂者,樂也,人不能無樂」,神韻交響樂中的音符滌蕩雜念、消除煩惱,身為醫師的謝漢池在聽了神韻穆如清風的樂曲後感慨,「所以要提倡音樂,讓大家產生欣賞音樂的興趣。」

曲調如行雲流水 畫面若起舞奔騰

謝漢池的女兒謝孟璇,之前是馬偕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為了能夠親近療癒身心的德音雅樂,今晚原本有夜診的她特地休診。仙弦輕舞的樂音,讓她憶起以前學小提琴時的美好時光,「真的,那種感動又回來了。」本身舞蹈、音樂都有接觸過的她認為:「這些都讓我聯想舞蹈的畫面,若配上舞蹈,一定就是很美的一個作品!」

院長夫人說,「我一直都聽過神韻,但都沒看過。」「今天聽完這場音樂會,我才發現(中西兩種樂器)各有各的特色,而中國樂器反而有我之前未發現到的,那種行雲流水!」她提高聲調道,「真的是完全融合!」

「就說最熟悉的《高山青》,本來歌曲感受會有點硬,可是經過交響樂團的配器編曲後,柔和!真的柔和!」她生動的描繪,「彷彿高山、流水,連美麗的阿里山姑娘,都在眼前!」

「其實交響樂並沒那麼難以親近,」院長夫人最後喜悅表示,「還有《第五號匈牙利舞曲》,那個太棒了!以前聽到的很硬,今天聽到的,卻是那種心胸壯闊、圓潤!」

她形容這場再現九重宮闕的壯麗的交響樂章,讓她「整個都振奮了!」

責任編輯:于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