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人事洗牌升級 分析:習需嚴懲一批高官

【大紀元2016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華綜合報導)習近平當局日前定下六中全會召開日期,議題涉及針對政治局委員及以上級別高官的監督。外界關注,中共「十九大」政治洗牌季開始,習近平需要嚴懲一批高級官員產生震懾效應,以確保「十九大」人事布局的主導地位。

9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確定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於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六中全會的主要研究議題是:全面從嚴治黨問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及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會議還強調,「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會議要求,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上述準則和條例後,將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員「帶頭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帶頭按照文件規定嚴格要求自己」,「要一條一條學習,一條一條領會,牢記在心中,落實在行動上」。

按照中共慣例,中共七中全會通常會在下一次黨代會前夕舉行,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為下一屆中共黨代會做組織准備。也就是說,六中全會將是本屆中共中央委員會任內的最後一次專題討論重大問題的會議。

《南華早報》9月28日刊發題為《洗牌時刻:中共政治人事變動更上一層樓》一文,文章指出,在下屆黨代會召開之前,一系列的省級人事變動已經逐步展開。在十九大召開之時,中央政治局七常委中的五位達到退休年齡,因此此次人事變動引發外界更多關注。

報導稱,六中全會通常被視作是下一屆黨代會大范圍人事洗牌的預備階段,因此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全會。六中全會標志著北京五年一次政治洗牌季的開始,而中共的此次政治洗牌將一直持續到2017年的「十九大」召開。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長篇報導稱,習近平在他的第一屆任期內,主要的任務是黨內的反腐清洗和集中權力,第二任期內的權力布局將直接關係到他卸任後是否還能發揮影響力。文章引用北京歷史學家和獨立政治評論員章立凡的話說,習近平需要嚴懲一些人,抓住每個人的把柄。

時政評論員謝天奇分析,六中全會是習近平布局「十九大」的關鍵一步。六中全會制定政治生活準則與監督條例,可視為習近平利用中共體制以毒攻毒,不僅防範江派反撲,更利用中共的黨規黨紀進一步清洗江派高級官員。習近平強調「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要求政治局委員帶頭落實政治生活準則與監督條例;再度表明習近平的重點目標在於江派政治局委員及常委級別高官,乃至「終極大老虎」江澤民及其家族。

謝天奇認為,北戴河會議前後至今,六中全會的議題鎖定中共政治局委員及常委,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如今,「雷聲」已響了很久。習當局為突出六中全會及其將通過的政治生活準則與監督條例的震懾效應,以及保證「十九大」人事布局的需要,很可能會拿下政治局委員及以上級別的江派高官祭旗。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