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杉磯新聞

兩個臺灣孩子美國創業的開始

來自臺灣的留學生周威成(中)、林永雋(右)共同創辦成立10人國際研發團體,研發產品Emora手環18日上市。左為團隊研發蔡先生。(袁玫/大紀元)

【大紀元2017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不要等別人為你鋪好路,而是要創造自己的路」,來自臺灣的留學生周威成、林永雋共同創辦成立10人國際研發團體,所研發產品Emora手環1月18日上市了。

周威成畢業於臺灣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來美後在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學習運輸設計(Transportation Design)。林永雋臺灣大學心理系研究所畢業後留美,目前是加州理工學院神經計算系統博士候選人(Computational Neural System, PhD Candidate)。兩人2011年認識,2014年起開始合作,從學校的畢業展計畫Tesla Model Z到現在公司創業研發產品。

跨領域科技手環助人際交往

周威成表示,Art Center是頂尖設計學校,畢業展中他倆跨領域整合了電機、資工、心理學、人因工程、互動設計與造型設計的創作,成為眾多廠商的話題。畢業後,受許多人鼓舞就直接創業,促成Emora 手環這種最小跨領域產品來驗證市場。Emora 手環是一種智能手環,透過色彩與親近的人做情感上的非語言交流,結合科技、時尚、社交通訊功能於一身。

林永雋說,他們發明的Emora 手環,能留下個人歷史痕跡,藉著回顧手環色彩能醒悟當下心情,讓人更了解自己,也能代自己講故事。他說,人在不同階段、背景、年齡都會有特殊的孤寂感,甚至超級失落,需要別人的關心支持。手環可幫助人們瞬間表達自己細微的情緒,還能傳至社交媒體,將不容易說出口的感受表達出來。

科技可以載舟亦可覆舟,他們以人為本,讓科技返樸到人們原始需要。這是一種輕輕觸碰個人化視屏,就能對家人朋友表達關心的快速便捷方法。

周威成表示,因為手環可搭配服裝場所設置互動設計,省時方便又操作簡易,未來還可以和高級名牌合作、發展醫療產品。團隊研發蔡先生表示,技術挑戰在於突破選色與改色,因手的動作細微,因此要在手腕上裝置敏感的感應器。

拋磚引玉 鼓勵年輕人創業

周威成表示,亞洲家長大多教導孩子成為溫馴綿羊,希望孩子畢業進入谷歌或臉書企業,欠缺培養孩子創造谷歌或臉書的觀念,這也是他們創研新產品的原因之一。透過拋磚引玉,希望鼓勵吸引更多臺灣年輕人創業,在美國建立強大支持網來幫助家鄉。

林永雋表示,華人較保守、不太聲張自己的特色。但實際上,年輕人要有自信、要能創造遊戲規則,而不是追隨別人的遊戲規則。如今,如果想在世界翻身,將中華文化變成有影響力的主題,就必須主動,不只是等著被評鑑。他們想培養別人的眼光,也去了解西方價值觀,使亞洲人在美國能見度增高,幫助臺灣才不枉留學意義。

他們鼓勵臺灣留學生,要有信心,但不要踩著別人的肩頭過去,要學習猶太人的團結,不吝嗇關注提拔旁邊的人。人生而平等,不論環境多麼艱難永遠不要放棄,互相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往前邁進,創造美好未來。

他們的產品Emora手環即將在1月18日於全美最大的群眾募資平臺(Crowdfunding Campaign), Kickstarter上架販售。希望鄉親支持他們,直接進他們的官網https://www.myemora.com可以留下郵件以等待上架通知,幫助他們能夠達到預定目標,以在未來能有足夠資金繼續開展研發。

責任編輯: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