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衣索比亞青年 跨海尋台灣媽媽說感謝

非洲青年丹尼爾(左)與灣認養人邱月美(右)相見歡。(家扶基金會提供提供)

【大紀元2017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非洲青年丹尼爾,因台灣認養人邱月美的幫助,改變了他的ㄧ生,苦讀完成大學學業,目前已是高中數學老師,他把認養人當成第二個母親,希望有機會當面叫她一聲「媽媽」。就在中秋佳節前夕,丹尼爾帶著20年前用認養金買的英文字典,踏上與台灣媽媽相見歡之路。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趙犁民說,今年是家扶開辦國外貧童認養服務30週年,很意外收到丹尼爾來信,誠摯表達對幫助他11年的台灣認養人的思念,經家扶工作人員排除萬難,丹尼爾終於圓夢。他說,國外貧童生活都極為困苦,丹尼爾能堅持讀書向上,就是一個最好的典範。這也使我們更加堅信國外貧童的扶助工作不能停。

自幼失怙,丹尼爾在衣索比亞貧民區長大,還有一位姊姊及弟弟,全家靠母親從事清潔工過活;破舊的房子一下雨屋頂就漏水,貧窮、乾旱饑荒,全家三餐幾乎無以為繼。1995年國小階段的丹尼爾,開始接受邱月美的認養,直到2006年完成大學學業;11年時間翻轉了丹尼爾的一生,不僅改善家中基本生活需求,有食物吃、有衣服及鞋子穿,16歲時,母親離世後,台灣媽媽也繼續幫助他。

丹尼爾說,小時常常僅靠餅皮填飽肚子,每年聖誕節及復活節,台灣媽媽總不忘寄禮金給我,讓全家有機會吃到肉,也能添購新衣服,甚至買了第一台很小的電視機,擴大了我的視野。母親總對我說:「認養人是你的台灣媽媽,你要時時感恩努力。」

儘管家中一個小燈泡、沒有書桌,只能在床邊作功課,丹尼爾非常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他運用認養金購買人生第一本劍橋英文字典,這本字典陪著他征戰大大小小的考試;如今字典寫上認養人及她女兒Sandy的名字,已模糊消失了,丹尼爾說,「但那份感謝,我一直放在心上。」

因為勤奮向上,丹尼爾通過國家考試進入大學就讀,也以優異成績在高中任教,並連續三年獲頒全校最佳教師獎。丹尼爾感恩說,沒有我的台灣媽媽,就沒有今日的我。

也是家扶國外兒童認養人的國際獅子會300-C3區前總監(富偉科技集團董事長)蕭文龍先生,曾號召獅友28年來陸續認養國內外64位貧困兒童。在得知丹尼爾跨海尋母的感人故事,他主動表示要贊助丹尼爾來台的旅費。

認養過程,邱女士家中經濟也曾面臨困境,靠著信用卡循環利息過日子,但她仍不中斷認養;如今認養國外貧童已邁入第23年,她期許自己繼續延續這份愛心。

責任編輯:羅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