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

台面板今年邁高峰 IEK建議發展利基產品

【大紀元2017年10月25日訊】IEK預估2018年台灣面板產業產值將持平成長。IEK表示,今年是面板產業高峰期,明年雖然發展趨緩,還是比去年好;建議產業積極發展利基型產品,增加附加價值,提高獲利。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IEK)25日發表2018年面板產業觀察。由於面板業平均每5季將發展一個景氣循環週期,研判目前面板業處於從高峰緩降的階段,預估2018年面板業產值將持平成長,年增率約為-1.7%至1%間。

IEK指出,由於2015年至2016年全球電子終端產品需求不振,全球面板價格持續下探,衝擊台灣面板產值,尤其是大面板等主力產品產值已經連3年下滑,不過2016下半年起,中國大陸、美國等市場需求止跌回升,主要廠商營收及出口都開始恢復正成長。

IEK經理林澤民指出,雖然明年成長趨緩,不過今年預估產值達新台幣8980億元,成長率達10.6%,其中大尺寸面板產值占比高達66%,中小尺寸則約32%。

觀察今年前8月面板出口表現,大幅成長65.5%,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市場成長,而台灣9成以上面板出口對象皆為中國大陸。今年前8月,個別面板業者營收總成長超過2成,主要廠商如彩晶、群創成長超過3成,華映、友達則有10%以上成長。

IEK表示,中國大陸面板產能陸續開出,2018年以後供過於求的壓力仍在,大尺寸面板可能鬆動,而高世代產能加入,可能影響價格下跌。

IEK分析,台灣面板產業大尺寸占比為小尺寸2倍之多,不過大、小尺寸面板附加價值分別為24%及29%,大約等同於台灣製造業平均附加價值,但是盈餘和薪資報酬占比仍然偏低,附加價值主要來自於固定資本消耗,不利產業升級及轉型。

面對供過於求的市場常態,以及大陸業者如京東方、華星光電等次世代面板產能即將開出,以及鴻海在美國投資案將投片量產,IEK建議國內業者應該發展如車用、航太、醫療等高單價與高毛利的利基型產品,結合智慧製造,發展產業附加價值。

?群創光電技術開發處總處長楊秋蓮表示,由於今年第2季開始電視價格鬆動,恐怕會影響面板產業獲利,不過台灣面板產業在產能調配跟產品因應上有對策,還是夠維持整體營收獲利。她指出,以群創而言,電視價格下跌,但是群創以電視整機組裝業務因應,改變營運模式,還是可以獲利。

她認為,現在整體產業供應鏈已經有上游逐漸往下游走的趨勢,台灣的面板業布局完整而且健康,雖然面對供過於求的壓力,但是切入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及規劃未來經營面向,2018年的壓力不會太大。(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