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滬指大跌近1% 創三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大紀元2017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大陸A股17日出現大幅下跌,滬指跌幅接近1%,是三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當天大陸市場資金面趨緊,前一個交易日中共央行今年第二次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17日上午收盤滬指下跌0.24%,午後一路走低,尾盤跌勢擴大。

截至收盤,滬指報3237.45點,下跌0.96%;深成指報10515.41點,下跌1.03%;創業板指報1949.66點,下跌0.87%。各板塊普遍下跌,金融、煤炭、鋼鐵等跌幅靠前。

當天滬深300指數下跌大約1%,報3,445.81點。

市場資金面緊張

市場分析,金融股跌幅靠前,A股受到權重股拖累,A股下跌與當天市場資金面緊張有關。

本週中共央行公開市場累計淨回籠1200億元。17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全線上漲,凸顯資金面緊張,其中隔夜利率大升19.2基點,報2.6630%。

前一個交易日(16日),中共央行上調了公開市場短期操作利率,銀行資金成本上升,釋放出收緊貨幣的信號。

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的各期限利率全線上調10個基點。其中,逆回購7天期、14天期和28天期利率分別上調至2.45%、2.60%和2.75%;MLF操作6個月期和1年期利率分別上調至3.05%和3.20%。

這是中共央行今年第二次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前一次是在1月24日上調MLF操作各期限利率10個基點;2月3日上調逆回購操作各期限利率10個基點以及全線上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2月3日A股出現大幅下跌,滬指當天收跌0.6%。

分析:中共收緊貨幣政策 但陷入兩難

《華爾街日報》3月16日分析,中共央行此次緊縮貨幣,是擔心資本外流加劇,以及經濟下滑時的金融風險。

中共央行稱,上調公開市場利率不是加息。分析認為,這表明中共陷入兩難──既希望上調利率,又不希望收緊貨幣政策對本已下滑的經濟造成衝擊。

路透社3月17日也分析,中共央行上調短期利率是為了控制資本外流和維持人民幣匯率,雖然中共稱這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改變、不是加息,但是此次上調利率會最終傳導至大陸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上升。

在上次全面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後,有業界分析人士表示,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是中共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基礎貨幣利率提高後,商業銀行的普通貨幣利率會隨之提高。

這樣會增加大陸企業取得銀行融資的成本,同時房貸成本也將上升。此前,大陸房貸成本已經變相上升,多家銀行將首套房利率折扣從8.5折上調到9折甚至9.5折。#

責任編輯:李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