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馬英九訪中華公所 撫今思昔

相隔四年,馬英九(左二)昨天重回中華公所,看到四年前以總統身分拜訪中華公所時所題的「亮藎華國」匾額,高興地與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等合影。 (蔡溶/大紀元)

【大紀元2017年03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抵達紐約的次日,3月1日即到紐約僑界龍頭中華公所拜會,再到哥倫布花園向孫中山銅像獻花、拜會馬氏宗親會。他在中華公所致詞時,回顧他1971年首次到訪紐約,對紐約僑界支持國父孫中山的感動,也談及他對二二八事件中蔣介石的看法。

馬英九到紐約馬氏宗親會祭祖,並受聘為該會榮譽主席。(蔡溶/大紀元)

馬英九用廣東話向在場的僑領們致意,他表示,華僑是中華民國的無價之寶,建國104年來,從革命建國、抗戰衛國、投資興國到愛心護國,華僑在國家建設的每一個階段,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馬英九與紐約僑界部分僑領們合影。(蔡溶/大紀元)

1971年獲邀參加為期70天的臺灣學生領袖訪美活動,馬英九首次到訪紐約,其後他在紐約求學、深造,經歷1971年10月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代表權等事件,從這裡起步,至今已經走過了45年。

馬英九(右)贈送他用毛筆書寫的對聯,贈送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蔡溶/大紀元)

撫今思昔,馬英九細數馬氏宗族的遷移過程,春秋戰國時在陝西,五胡亂華後遷到江西、湖南,最後在臺灣苗栗,他發現與自家的祖宗牌位寫的一樣的「扶風」堂號,2000多年前的一家人,各自遷徙流離了不知道多少地方,最後還是碰面。馬英九說,他從中學到很多文化的深刻層面,看到中華民族遷移的歷史,很感動,「有這樣的力量,中華民族才會奮鬥不息」。

對於民進黨政府上任後的「去蔣化」動作,馬英九說,老總統蔣介石從抗戰、光復臺灣,到建設臺灣,作出了很重要的貢獻,在228事件中,他是當時國家的負責人,雖有責任,但是到底要負多大的責任,不宜匆忙做結論。他認為,後人看前人的歷史,要放在一個大歷史的角度,綜合來看,才能得到比較正確的評斷。

馬英九此次訪美之行為期10天,參訪紐約、波士頓、華府等城市,並與美國智庫互動。◇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