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

產學小聯盟 台科技部擬推新南向窗口

【大紀元2017年0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科技部13日公布產學小聯盟執行成果,從102年開始迄今,科技部投入7.2億元補助,創造聯盟營運收入13.59億元,締造產值85.7億元槓桿效應。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透過聯盟,每年可產出100~200件新產品、新服務、新設計,都有技術背景在後面支撐,對產業升級達到實質意義。

產學小聯盟目前已成立163個聯盟、2,788家廠商參與。陳良基說,台灣產業98%是中小企業,資金、資本本來就比較不足。科技部採取類似美國職棒大聯盟做法,由科技部籌組教練團,讓學術界大量科研人員參與中小企業產業升級,廠商在小聯盟拚戰完後,還可以上國際大聯盟。

陳良基稍早跟台商會談如何在新南向中協助產業、拓展海外研究中心及區域合作。陳良基說,台商對接地氣相當有經驗,也提到新南向格局應該拉高,不是只為台灣,盼能協助當地產業升級,針對當地不同科研需要,可能以類似小聯盟方式,組合MIT Tech Service Team來作對口。

至於新南向鎖定的國家,陳良基表示,科技部資源有限,所以設定印度、印尼是主要的國家,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也是重點,再加上新加坡本來就有合作。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