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

家有長者別輕忽 台灣老人自殺死亡率較高

【大紀元2017年06月23日訊】台灣自殺連續多年退出10大死因,但自殺死亡率卻上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今天表示,65歲年長者自殺死亡率更高於一般人2倍,去年自殺身亡者,有1/4都是老人。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下午舉行老人自殺防治:問題與挑戰聯繫會議,公布台灣自殺最新數據,希望大眾正視自殺防治議題。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表示,民國106年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6.0人(男性21.8人、女性10.2人),排名死因第12名,雖已連續7年退居10大死因之外,但比率與104年(15.7人)相較之下仍上升1.9%。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廖士程報告時表示,65歲以上族群自殺粗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32.3人,約為一般人的2倍。在105年65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為976人,占全體自殺死亡人數25.9%,比104年上升8.8%。

廖士程表示,老人自殺族群特性包含自殺意圖強、很少透露出自殺想法或計畫,且很多都是獨居者,加上可能原本就有身體疾病及身體脆弱,導致老人時不易存活。一旦老年人嘗試自殺,身亡的比例很高。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說,老年人可能因身體狀況不好、獨居、沒有親人陪伴、缺少社交生活、經濟狀況不好萌生自殺念頭。

諶立中說,老年人罹患憂鬱症風險也高,症狀可能包含不願意走出家門、話變少、活動力變差、睡眠不好,但可能被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或身體不舒服,忽略是憂鬱的警訊,沒來得及介入就可能發生自殺憾事。

長照服務是防治年長者自殺的「守門人」,諶立中說,長照服務走進社區、鄰里,老年人可以常聚在一起共餐、聊天,彼此有伴,且現階段希望居家服務員、社工、志工等都有老人心理健康判別的能力,如果發現異常狀況,可以及時轉介資源。(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