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中文學校畢業生:學中文磨練意志

人力中心中文學校畢業禮,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前排右三)、副主任王盈蓉(前排左二)到場勉勵學生持續學習中文。 (蔡溶/大紀元)

【大紀元2017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華埠人力中心中文學校24日舉辦2017年學生畢業結業典禮,24名小學及初中班學生畢業。另有74名學生獲頒麥錦嫦/武傳貞獎學金、學業優勝獎,還有72名學生獲得作文造句/造詞比賽的華星獎。

校長石蔚靜說,學習中文並非易事,其中最令她感動的是15歲非裔女生蘇喜兒(Zoe Sheares),堅持學了10年中文。蘇喜兒的母親也陪著每週六送女兒來讀中文,母女倆都很不簡單。「雖然她的家庭沒有任何中文語言環境,但貴在堅持,每天做一點兒,就會慢慢進步。」石校長說,當天她要把初三畢業證書頒給喜兒,實在很開心,她也為每一個畢業的學生開心。

在人力中心學了7年中文的周夢嬌,作為學生代表之一做了演講。她說,學習中文是對意志的一種磨練,「有多少次,我們都不想來了,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她講了學中文的不易,只因中文啟蒙老師「池老師」的和藹可親,父母每個週六風雨無阻地接送到校,還有麥錦嫦先生去世後,他的家人仍繼續為學子的進步加油,其他熱心人士也設立了各種獎項,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方方面面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績。

七年磨一劍,功夫全在「磨」。周夢嬌少年老成地說,剛開始在中文學校讀書時,他們都還是小孩,「現在我們都是小大人了。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困難,我們會用學中文的精神去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周夢嬌的母親周紅也到現場為女兒畢業祝賀,她說,自己的丈夫是澳大利亞人,這為女兒學中文帶來不小的挑戰,但是她想辦法讓孩子對中文感興趣,包括讓孩子聽故事學成語,因為成語是中華語言文化的精華,每個成語故事都包含著豐富的知識和道理,讓孩子從小學習成語,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懂道理,明事理。

她說,自己的母親秦女士也很重視家教,早前因見到很多華裔第二代、第三代子女不會講中文,他們的爺爺奶奶也無法與孫輩交流,這讓身為祖母的她倍感難過,因此秦女士以大伯的名字武傳貞設立獎學金,鼓勵華人後代學好中文,不忘自己的華人文化。◇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