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屏

引進美國KIPP 拯民分校成為雲林縣第一所公辦民營小學

拯民分校轉型為公辦民營小學8/1日舉行揭牌儀式 (雲林縣府提供)

【大紀元2017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一度面臨廢校的虎尾大屯國小拯民分校,8月1日起改制為拯民國小,由縣府委託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引進美國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特色教學理念,成為雲林縣第一所公辦民營實驗小學。

縣長李進勇(左)頒發感謝狀予誠致教育基金會。(雲林縣府提供)

縣長李進勇表示,拯民國小公辦民營是雲林教育邁向多元化的新開始;拯民國小歷經空軍小學、民國55年縣府接管並於100年改制為大屯國小拯民分校,仍因少子化遭遇到經營困境,感謝誠致教育基金會引進「知識」與「品格」並重的KIPP教育新理念,可望為雲林的教育注入活水。也感謝社區家長們的支持,學生數從原本20餘位,下學期增加至50多位,對雲林的新式教育無疑是莫大的鼓勵。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表示,由於縣府的大力支持,今年誠致教育基金會經營的3所公辦民營學校,由拯民國小率先揭幕。誠致教育基金會必定會盡全力經營,讓拯民國小成為雲林縣內成功的學校之ㄧ。

在老師帶領下,小朋友體驗「數感教具」。(雲林縣府提供)

拯民國小前身為創建於民國23年的空軍子弟學校,日治時期為神風特攻隊基地,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稱為虎尾空軍眷村建國一、二、三、四村留存至今,茂密的樹林成為虎尾的珍貴秘境,拯民國小也被譽為雲林最美麗的森林小學。

六年前前任縣長蘇治芬提出拯民國小轉型為藝術實驗學校的構想,希望在雲林帶入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種子能量,結合建國一村老樹茂密的自然環境,發展在地和實驗學校特色,因居民憂慮在地學童教育權利受損、校園內老樹遭移除,而引發師生、家長、校友與在地居民的反彈,該構想最後不了了之。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