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警世

月食逢立秋 古今怎看月食天象

2017年,丁酉年閏六月有場月偏食天象將上場。圖為月食進入初虧階段。(宋祥龍 /大紀元)

日食月食齊會閏六月

2017年,丁酉年,這是一個閏六月年,有幾件天象消息齊聚今年中,其中「超級大日食」、「月偏食」都發生在閏六月中,還有推背圖透露2017「乾坤再造在角亢」的運程。雖然「閏六月」不罕見,也不是天文現象,但是日食、月食和星象變化等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天象學中關注的焦點,有謹慎的觀察和紀錄。日食、月食古今怎麼看?先登場的月食剛好逢立秋,以下就來說一說。

月食先登場  8月7日月偏食

現在許多人關注八月下旬將發生的「超級大日食」,但2017年閏六月中,首先登場的是月偏食。全過程歷時將超過五小時。這天正好進入「立秋」節氣,立秋逢月圓,又逢「月偏食」。秋天讓人情緒易感,滿月、月食,可能讓人情緒更加敏感、容易波動。

將發生在今年8月7-8日的「月偏食」是2017年中唯一的一次,對照黃曆是閏6月的16-17日。除了中國東北黑龍江、吉林省和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月落早於月食結束的時間,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各地可見到完整的月偏食過程(若天氣狀況良好)。這次月偏食全過程從7日深夜11點48分左右開始,直到8日清晨的4點53分結束,歷時超過5小時,本影食分約1/4(0.2464),換個話說,四分之一個月亮會現虧損。

8月7日登場的月偏食,是2017年閏六月唯一的月食。(中央氣象局製圖)

依照美國NASA的月食的數據資料,西元2001年至2100年的百年中,全球總共會發生85次月全食、57次月偏食。大約每年中都會發生一到兩次的月食,包含月全食和月偏食。為何月食發生的機率這麼高?這是因為月球繞行地球運行周期約29.5天,也就是從初一的朔日到月底的晦日,一個月就繞行一周,期間經過一個滿月的望日,月食就是發生在滿月的望日。

那麼為什麼不是每個月月圓(望)時候都發生月食呢?是因為一個巧妙的角度差異,即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白道)、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黃道)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兩者之間大約有5度的夾角。只有當「望」發生時,月球又剛好運行到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這時太陽、地球與月球三者的位置接近一直線,月球會進入地球的陰影之中,於是會發生月食的現象。

月球在黃道和白道交點附近大約多少度內會發生月食呢?在交點前後12度內可能會發生本影月食,在10度內必定會發生本影月食。

說明: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黃道),與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白道)之間大約有5度的夾角,黃道與白道相交的交點,依月球在軌道上是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運動,分別稱為升交點和降交點。只有當「望」的時候,月球的位置剛好在交點前後一定的距離內,才會發生月食的現象,如圖中A(月球在降交點附近)與C(月球在升交點附近)。(中央氣象局)
說明:當「望」的時候,月球的位置剛好在交點附近一定的距離內,月球才有機會進入地球的陰影之中,而出現月食的現象。圖示從右到左分別是中心月食之月全食、月全食、月偏食、無月食等四種情況。(中央氣象局)

古人看月食

《漢書.五行志上》記載引《易》曰:「天垂象,見吉凶

月亮之象也是天象之一,雖然月食發生率高,古代對月食天象也很關注。古人觀察到月亮的天象,也對應人間的吉凶現象。

《史記.天文志》記載:

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日不食朔,月不食望。」

由此觀之,當有日月食發生,對應於人間都是天下太平的陰影,可能有須要警惕注意的事情發生。

《史記.天文志》又引《星傳》曰:

日者德也,月者刑也,故曰日食修德,月食修刑。

這是說當月食發生時,和「刑」有關,也就是和維持社稷的安穩安靖大有關。對法律是否失當?社會公平正義是否失衡?……等等會導致社會失序、公義失度的事情要審慎以對,並且對失當之處要修正,所以說見月食要「修刑」。

直觀現代社會,人心紛擾,人與人之間的摩擦、矛盾頻頻可聞。有時,因個別人的情緒失衡所犯下的暴行,也可能引起社會的大動亂,所以主政者要「慎刑」、「修刑」。每年發生月食的天象,對應於人間亂象紛擾,說其發生頻率,實際上也不為多了。

月食小百科

*2017年8月7~8日月偏食全過程

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從台灣看2017年8月7-8日月偏食全過程是:

8月7日 18:15【月出】

8月7日 23:48【半影食始】進入地球半影區,月面部分開始略顯陰暗

8月8日 01:22【初虧】偏食開始,月球開始有缺角

8月8日 02:21【食甚】月球最深入地影之時,最暗

8月8日 03:19【復圓】偏食結束恢復圓月面,但還在半影區部分略暗

8月8日 04:53 月食結束,離開地球半影區

*半影食分:1.2886

*本影食分:0.2464(約1/4個月亮)

*離2017年最近的幾次月食

2017年8月這次之前的月食現象,是發生在2015年4月4日、2015年9月28日的月全食。預估接下來的月食現象為2018年1月31日。預估下次可見的月偏食現象為2019年7月16日。月球繞行地球運轉,因而帶給不同地區可見的月食現象之時分點也不同,而且不是每次在每地都可見。有的地方可見、有的不可見。

*較為少見的中心月食

2018年1月31日之後將發生的月食是在2018年7月27日,這是一次比較少見的中心月食(central lunar eclipse)。當月食發生時,月球盤面通過地球陰影中心點,這種月食叫作中心月食。因此中心食在食甚時月面亮度會最低,食甚時間較長,也比較罕見。上次的中心月食發生在2011年6月15日。

*什麼是月全食、月偏食、半影月食

月食是月球在軌道上公轉運行時,進入地球背光面的影子區內,日、月中隔著地球,月球隱藏在地球的陰影中,使得月面無法反射太陽光,造成月亮全面隱沒的月全食,或月亮缺角的月偏食這種天文現象。廣義地說,半影月食也算其中的一種。當月球進入地球半影區,月面無缺角依然是圓的,但是月光變暗,稱為「半影月食」。2017年裡除了月偏食之外,也有一次半影月食,發生在2月11日。@*#



影片來源:台北天文館YouTube頻道

原始影片頻道:NASA Goddard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