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苗

資源回收變藝術品 竹科推動循環經濟辦論壇

竹科管理局、科學園區公會、科學園區廠商和新竹縣、市政府等各單位代表共同簽署,以實際行動落實循環經濟理念。(新竹縣政府提供)

【大紀元2017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輕質節能磚、亮彩琉璃、電子廢棄物的環保回收技術創意產品,21日在科學園區同業公會大廳展出,猶如創意美展般呈現在大眾眼前,這是新竹科學園區近年來積極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的成果。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資源逐漸匱乏及經濟發展趨緩等挑戰,「循環經濟」已成為各國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升資源生產力及創造經濟成長的創新政策,竹科管理局特別在園區工安環保月中,邀請新竹縣、市政府、科學園區同業公會共同舉辦「循環經濟城市與產業共生論壇」。

論壇開始前由竹科管理局副局長張金豐、新竹縣長邱鏡淳、園區公會秘書長張致遠、新竹縣環保局長黃士漢、新竹市環保局長江盛任,與園區廠商代表共同簽署,願以實際行動持續落實「循環經濟」理念。

新竹縣長邱鏡淳致詞。(新竹縣政府提供)

兩天論壇內容安排「產業資源循環策略與措施」、「園區企業循環生產」、「產業共生與循環鏈結」、「城市採礦與資源循環」等四大議題,讓參與者交流園區廠商推動循環經濟的作法與成果,也可以城市角度來瞭解新竹縣、新竹市政府推動資源循環永續再利用等相關案例。

環保回收技術創意產品展示。(新竹縣政府提供)

張金豐表示,循環經濟是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所發布的重大政策,所謂循環經濟是一種以恢復取代生命週期之概念,可以藉由重新設計讓產品或產業系統具備可恢復性與可再生性的特色,使傳統由生產、使用到廢棄的線性經濟模式轉變為循環經濟之模式,並能讓經濟獲得健康的動能、保護環境、同時創造新的就業。

環保回收技術創意產品展示 。(新竹縣政府提供)

張致遠說,竹科管理局長期以來皆輔導園區廠商進行廢棄物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再利用,並透過辦理評鑑的方式,鼓勵廠商積極參與,未來亦將持續配合行政院「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與「發展循環經濟」等施政主軸,來逐步達成建構資源循環產業共生的目標。

邱鏡淳表示,包括新竹縣、市的大新竹地區目前碰到一個迫不及待的問題,那就是垃圾處理問題,縣政府環保局利用資源回收、循環經濟,要將全縣一天276噸的垃圾處理完善,由於竹縣有9個鄉鎮位於水源、水質保護區,無法將每1公斤焚燒後產生的1.8公斤底渣掩埋,因此他和3位前後任保署長、桃園核研所交換意見,用循環經濟、創新產業方法,讓垃圾變成資源、變成有用的東西。

邱鏡淳還表示,垃圾當中,例如尿布佔了不小的數量,但尿布的尿液經過淬取後,可以用於肥料之用,再成為培養出大量的紅蚯蚓,而紅蚯蚓製成的保健食品,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相當好的效果,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垃圾。

在科學園區同業公會大廳中,特別展示了春池玻璃實業所製的輕質節能磚等藝品,翰金科技則是Equalys system 吸附設備運作模式,還有優勝奈美科技的電子廢棄物製成保回收收技術,新竹縣環保局的植物纖維餐具、主機板、尿布分解材、底渣再利用地磚、主機板回收製品、環保建材、廢玻璃文鎮、稻榖瑜珈墊、保力達瓶等10項展示品。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