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大陸50城去年賣地收入逾3萬億 創歷史新高

【大紀元2018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2017年,大陸50個大中城市賣地收入刷新歷史同期紀錄,累計賣地金額較2016年上漲34%,其中,北京、杭州賣地收入逾兩千億。中共土地財政再受關注。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50個大中城市累計賣地金額達3.57萬億元,較2016年全年的2.65萬億元,上漲34%。其中,13個城市賣地金額上漲幅度超過100%。

北京、杭州的賣地收入超過了2,000億元,其中,北京為2,796億元,杭州為2,272億元。南京、蘇州、重慶、上海、天津、成都、鄭州等11個城市的土地出讓收入也逾1,000億元。

此外,賣地收入超過500億元的城市則達到了22個,賣地收入超過200億元的城市更高達56個,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另據中指院的統計,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2017年招拍掛拿地金額也高達22,420.3億元,同比增長74.4%;拿地面積37,54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4%。

此前,中房智庫研究員通過對20個重點城市土地財政依賴度排名發現,2017年前三季度土地財政依賴最嚴重的佛山市,土地財政依賴比重達147%,南京、杭州、濟南土地財政依賴度分別達132.83%、127.41%、100.58%。

去年11月5日消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平新喬對《中國房地產報》表示,過去15年,很多省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個別地方占到總財政收入的六成。

土地財政是指中共地方政府出讓土地使用權獲利,其收入包括土地出讓金收入、與土地出讓相關的各種稅費收入、以土地抵押為融資手段獲得的債務收入。

市場人士此前指,中共持續調控樓市,但其對樓市和土地財政的依賴,加劇了房價泡沫風險。#

責任編輯:李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