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屏

嘉市府文化局文化願景:高格局文化治理

夏至藝術節與鄰近縣市合作,蓄積更大能量。(嘉義市政府提供)

【大紀元2018年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文化局16日表示,文化藝術是需要努力扎根延續的工作,感謝歷年來首長的大力支持與推動。未來在文化志業上,文化局提出了一個願景藍圖,以文化治理(新科技VS新文化)為核心,涵蓋五個大面向及新行銷手法,將整合民間力量、借力使力,開創文化嶄新的一頁:

1.再現木都—舊監宿舍群、舊屋力與老建築、再造歷史現場案等—重塑嘉義市木業城市的主體與自明性。2.社區的文化觀光產業—重新檢討歷年來的社造成果,找到再開發、再深化及再利用的著力點,讓社造成為文化觀光及產業發展的推手。

3.在地化VS國際化–越在地就越國際,運用多年來建立的三大國際性活動,嘉義國際管樂節、國際紀錄片影展及國際大型石猴雕刻創作營再創新作為,讓這些國際性活動更具張力及開拓性,繼續開發其他國際化的可能計畫。

社造成果驚艷。(嘉義市政府)
文化局同仁扮演藝術宣導人員與市長涂醒哲合照。(李擷瓔/大紀元)

4.館際出擊–以轉型後的博物館及興建完成的美術館為兩大主軸館,推動博物館事業群,與地方文化館及重要藝文設施如文創園區等合作,拉長文化聯盟戰線。另催促法務部趕快修復嘉義舊監,以利市府接手經營;爭取設置代表台灣人精神的蕭泰然紀念音樂館、爭取設置嘉義市圖書總館等,都是博物館未來要發展的事業;還有嘉義市是全國最有資格,用寬恕推動228事件的城市,這也是未來的著力點。

重現畫都榮景,籌建嘉美館。(嘉義市政府提供)
博物館教育札根。(嘉義市政府提供)
世賢圖書館戶外景觀重塑。(嘉義市政府提供)
文化廣場整建。(嘉義市政府提供)
舊監宿舍活化。(嘉義市政府提供)

5.表演藝術跨界合作–培植地方優秀藝文團隊、協助團隊跨域媒合、帶入全國或國際優秀藝文表演團體、讓藝術介入空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6.行銷策略–除傳統宣傳方式外,加入新媒體行銷策略,如事件行銷創造話題。今年文化局自辦的嘉義藝術節,從一隻小恐龍的話題開始,到文化覺醒帶出藝術節活動,成功運用民間力量宣傳;另如在地街舞築夢者要請美國紐約明相對的世紀大戰,將於明年1.5在港坪體育館引爆,文化局立刻介入,目前這場大賽已是國際話題,無形間行銷整座城市。

培植地方優秀藝文團隊,鐵道藝術村最賣力。(嘉義市政府提供)

文化工作非常多元而有趣,文化局只需要扮演藝術行政的角色,主角是所有藝術表演工作者,讓他們都有舞台發揮能量,才是文化治理最高原則。未來以內外整合概念施政,內部各科除持續重要工作外,會加強文學推廣如興建文學館、美學教育等,外部運用局處的大計劃如嘉義之心,設置文學步道或相關如石猴主題園區等文化設施,期待讓嘉義市成為一座,有歷史溫度、厚度及高度的文化之都。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