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列車回娘家 泰國守車重返台北機廠

【大紀元2018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綜合報導)又一列車回娘家,泰國守車(編號BV.15092)從泰國經貨櫃輪船載,於3日凌晨運抵台灣基隆港,並將於運送廠商完成通關後進駐臺北機廠。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泰國守車不僅反映臺灣鐵道工業發展、時代經濟交流,也體現臺北機廠自力造車的技術,歷經多年在「異鄉打拚」,守車終於重回原製造地―臺北機廠,不僅充實國家鐵道博物館的重要文物典藏,更為國家鐵道文化資產再拼上一塊重要的拼圖。

鄭麗君說,1964年出售泰國的100輛守車,是臺灣鐵路車輛外銷先鋒。當時在駐泰大使館協助下,完成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承製車輛首次售泰。守車服役半世紀後,在文化部駐泰國代表處文化組與泰國鐵路局共同協助下,終尋得編號BV.15092守車1輛,並於今天凌晨到基隆港通關後,將盡速運返臺北機廠。

泰國守車。(文化部提供)

泰國守車BV.15092將正式加入臺北機廠國家鐵道博物館典藏之列,與園區中的4輛藍寶寶(柴油客車DR2102、2203、2303、2404)、英國貴婦(自強號EMU100型)、583系日本寢臺電車、柴電機車(S200、S400型)、代用行李車(25C10000型)、平車等共同對外展示。

籌備建置中的臺北機廠除展示珍貴車輛外,還著重臺灣鐵道文化典藏與維修技術研究、鐵道文化體驗教育推廣,期能藉由串連分散各地之鐵道據點,從「單點」拓展為「線」而「面」,保存臺灣各類鐵道珍貴的文化資產,也作為下一代鐵道文化教育基地,再現臺灣這片土地和人民的歷史記憶。

泰國守車。(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表示,1963年8月泰國開放國際投標承製貨物守車100輛,臺鐵局臺北機廠參與國際投標,和英、法、比、西德、日本、印度、澳洲等9國共22家廠商共同競爭,最後獲標承製泰國守車100輛(編號BV.15001~15100),總價值五十多萬美元,成為臺灣鐵路車輛外銷先鋒。1964年5月29日,在駐泰大使館協助下,時任臺北機廠廠長劉近義與工作組組長赴曼谷與泰國國家鐵路局簽訂合約,完成臺鐵局承製車輛首次售泰。

此案簽約後,台北機廠積極籌劃製造,2個月內將主要圖面送交泰國國家鐵路局審核,自審核日起7個半月開始,以分批交貨之方式完成交車,顯示當時臺鐵局不僅能製造國內車輛,更能因地制宜打造外國當時國內車輛工業發展,展現工業技術的精進,更促進臺灣與泰國合作邦交,意義甚深。

1965年100輛泰國守車在臺北機廠製造完成後全數經由海運送往泰國,臺灣並無保存該批車輛;相隔五十多年,此批守車因為時代與技術的演替,陸續退役報廢。

對於鐵道迷或對臺灣鐵路歷史有研究的人而言,這批泰國守車至今仍是臺灣鐵路光輝的驕傲。文化部表示,2017年12月在文化部駐泰國代表處文化組與泰國鐵路局共同協助下,終尋得編號BV.15092守車1輛,暫置於曼谷的邦實車站附近

(Bang Sue Railway  Station),並經過9個多月的交涉、購買計畫研擬及相關細節協商等程序,終自今年9月下旬,自曼谷啟動現地補充替換零件、膠膜保護包裝、吊裝,並由我國船籍名為KUO CHIA(國家)號海運回臺,榮耀功成,重返臺北機廠。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