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結合客家及原住民族元素 體現我們都是一家人

桃園市長鄭文燦(左3)支持結合客家及原住民族元素。(桃園市府提供)

【大紀元2018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楊梅區約有5,000名原住民族,因選址遭遇困難,李家興議員居中協調,讓高山社區活動中心與楊梅區原住民族集會所共用。活動中心經過整修後,活化提升設施品質,包括更新廁所、辦公室等設施,並結合客家及原住民族元素,非常融合,不分族群,亦體現「我們都是一家人」意象。該集會所除了集會功能外,也包括照顧、文化活動、研習教室等多元使用,希望能夠充分經營,而每一區原住民族集會所也會持續升級、活化。

桃園市長鄭文燦說,市府推動許多創新政策,已完成落實「一區一原住民族集會所」政策,未來在楊梅也會發展原住民族日照中心及關懷據點,全力支持原住民族預算,讓原住民族政策繼續往前走。桃園是原住民族第二個故鄉,要做原民最好的後盾、最好的朋友。

桃園原住民族人口數已達7萬3,000人,3年增加7,244人,是全國第三高,今(107)年底桃園市原住民族議員席次將增加為7席(山地3位、平地4位)。為增加原住民族福利及設施,今年市府原住民族行政局預算約13億元,是全國最高,照顧原鄉及都會原住民族,在每個區公所也派有1名服務員,各地設原住民族就業服務員,並制定《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及保障自治條例》,原住民族設籍達3,000人以上之都市地區,其調解委員會應置1席原住民族委員,保障其權益。

桃園市長鄭文燦(中)主持楊梅原住民族集會所落成。(桃園市府提供)

鄭文燦表示,市府推動許多創新政策,包括設置2座原住民族天幕活動場;利用平鎮、八德、桃園及大溪等4處橋下空間設置集會廣場;原住民族租屋補貼,補助每戶每月4,000元,興建原住民族專屬社會住宅;設籍桃園市年滿15歲足歲原住民族人,最高30萬元的原住民族團體意外保險;針對原民高中生給予獎學金、生活津貼。

鄭文燦也表示,市府積極爭取於機場捷運A17領航站旁建置國家級原住民族文創中心,已獲原民會同意補助2億元預算;位於大溪的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演藝廳,編列3,800萬元預算升級演藝廳,並讓藝術家進村,納入原創,發展成為文創育成中心。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