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焦點

貿易戰掃到颱風尾 美媒點名5國最痛

北京2月6日宣布,對價值約75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所徵收的關稅減半。(AFP)

【大紀元2018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台灣台北報導)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不排除對價值5千億的陸貨加徵關稅。《華爾街日報》分析,在這場全球性的貿易衝突中,大國可能不是最大的輸家,反而是小型開放經濟體面臨巨大風險,例如匈牙利、捷克、台灣、新加坡和韓國。

報導提到,上述五國的共同點在於和全球供應鏈緊密結合,都是從其它國家進口原物料與零組件,加工後再出口。這些經濟體位於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繫網絡當中,容易因為進口成本上升,以及出口需求疲軟而受到巨大打擊。分析師Amit Kara表示,在小型開放經濟體而言,隨著對貿易的依賴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受影響。

根據WTO統計,台灣、匈牙利、捷克、韓國和新加坡等經濟體,約有60%~70%的出口用於全球供應鏈,使得他們在貿易戰中首當其衝;至於在貿易戰中最不受影響的經濟體,則是原料出口國,例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和紐西蘭,這些國家減少製造業和服務業出口。

報導指出,今年迄今韓國股市Kospi指數下跌7.5%,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也下跌3.7%,匈牙利BUX指數下跌10.8%。其中跌幅最大的匈牙利,該國投資促進局表示,汽車業占匈牙利製造業年產值的29%,這使其特別容易受到川普提議的歐盟汽車進口關稅的影響。◇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