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網購星期一 警惕七類誤導性信息

加拿大郵政示意圖。(Shutterstock)
人氣: 31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1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月諦多倫多報導)網購星期一(12月2日)即將到來,每年都有消費者落入網購陷阱,個人信息被盜,電腦遭惡意軟件入侵。消費者需要提防各式各樣的網購陷阱,包括一些受歡迎的網站的誤導性信息。

據更好商業署(BBB)透露,黑色星期五之後的星期一,俗稱網購星期一,已成為一年中最火爆的購物日之一。 在2018年,僅一天,消費者網購的花費創歷史新高,達到79億元。

普林斯頓大學與芝加哥大學對11,000家購物網站進行分析後發現,11%的最受歡迎網站至少出現一例誤導消費者的信息。研究員將誤導性信息分為七類:

第一類是偷偷摸摸。例如,許多網站將大量額外費用(如運費、手續費、購物稅)推遲到結帳流程的最後一步,消費者的帳單上突然多出15元。如果消費者事先知道額外的費用,可能會不同意購買該商品。

第二類是緊迫感。例如,某網站可能會出現倒計時的鐘表,讓消費者誤認為這「限時」降價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製造緊迫感是商家誘騙消費者的另一種招數。

第三類是視覺誤導。例如,一則廣告上出現兩個選項:第一個選項很醒目,上寫:「是的,我希望訂閱」;第二個選項的字很小,上寫:「我不喜歡商家把烹飪技巧直接發到我的信箱」。消費者竟然找不到退出的按鈕。

第四類是從眾心理。例如,某網站發出一條模糊的通知:「來自佛羅里達州坦帕市(Tampa)的阿什利(Ashley)購買了小尺寸的男式牛仔褲」。該通知閃個不停,似乎阿什利是剛剛購買的。

第五類是物以稀為貴。例如,某網站顯示「另外250名用戶正在瀏覽此產品!」或「500名消費者已把它放入購物車內」。某件商品似乎很快就會斷貨,或消費者的需求很大。如果現在不買,以後似乎很難再有機會。

第六類是阻攔。 例如,一些網站之前宣稱,消費者成為某網站的會員後,隨時可以取消訂閱電子期刊或會員資格,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第七類是強迫。 例如,如果消費者不向某旅行社提交一些個人信息,如出生年月日,就無法獲得日本之旅的報價。該網站通過這種方式收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

安省金士頓(Kingston)警方在發出的公告中表示:「最近出現一種新的騙局。消費者網購結帳時,信用卡的數據可能會被盜。為了避免這種事發生,最好使用可信賴的網購平台(如PayPal或Amazon)。」

責任編輯:岳怡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