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港殿堂級音樂人黎小田辭世 陶傑貼合照悼念

【大紀元2019年1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又淳綜合報導)73歲的香港殿堂級音樂人黎小田12月1日因病離世。與其交情甚深的香港才子陶傑,當天在facebook(fb)貼出兩人今年3月的一張合照,寫下題為「只有」的文章悼念,並感謝黎小田為香港音樂作出的獨特貢獻。

12月1日一早,黎小田的祕書在社交媒體告示,黎小田在7時55分安詳離逝。

黎小田今年5月傳出入院消息,當時他透露是患肺炎。為休養身體,他辭演無線節目《流行經典50年》,之後其情況有所好轉,曾與節目搭檔薛家燕出席慶功宴。薛家燕11月30日還到醫院探望黎小田,豈料12月1日便傳出離世消息。

聞訊噩耗,陶傑在fb貼出與黎小田的合照,並寫道:「今年三月底香港怡東酒店最後一日,與黎小田最後一次合影。他的音樂靈感註釋了香港一個綠酒紅燈的無憂世代,雖然他私下常說,他不是一個快樂的人。他畢竟是香港一個很感性的藝術家,因為他的性情有一份不褪的童真和好奇心。」

陶傑說,「香港有成千上萬的會計師、測量師、醫生、工程師、銀行金融分析員,畢竟香港只有一個黎小田。雖然他有他的局限,因為香港的影視和廣東歌市場也有其先天的特徵。His limits are also the limit of Hong Kong。若生長在倫敦或巴黎,他可能是另一個John Williams,而顧嘉煇可能是另一個Andrew Lloyd Webber。但不論活在哪裡,為你生活的那個城市有最真誠的貢獻就夠了。」

出生於音樂世家的黎小田,原名黎田英,父親黎草田是著名音樂人,母親是作家楊莉君,妹妹黎海寧則是著名的編舞家,也是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創辦人之一。

在藝術環境中長大的黎小田,5歲就當起童星,拍的第一部電影是《兒女經》,之後又出演楚原導演的《可憐天下父母心》等。他曾就讀於喇沙書院,16歲時遠赴英國留學。

黎小田1960年代擔任樂團領班,1973年奪得TVB首屆「作曲邀請賽」季軍,開始創作人生涯,並成為著名音樂人。他先後捧紅了張國榮和梅豔芳兩位樂壇巨星以及呂方等歌手,對香港歌壇影響深遠。

與此同時,黎小田寫下了關正傑的《大地恩情》、陳麗斯的《問我》、張國榮的《儂本多情》、梅艷芳的《似火探戈》、陳奕迅的《Crying in the party》等多首經典作品。

此外,黎小田曾與薛家燕共同主持綜藝節目《家燕與小田》並發行唱片,成為電視台的王牌節目。期間,不僅兩人成為經典組合,而且黎小田還為電視劇作曲,創作了《天蠶變》、《人在旅途灑淚時》、《大內群英》等經典劇集的主題曲。他與顧嘉煇一起獲封為電視劇主題曲的「音樂教父」。

黎小田創作了逾700首歌曲,其代表作有《問我》、《大地恩情》、《戲劇人生》、《天蠶變》、《儂本多情》、《舊歡如夢》、《胭脂扣》等。他還曾涉足兒歌界,主唱《銀河鐵路九九九》,並為《千年女王》、《傳說》等兒歌編曲。

陶傑在文末由衷感謝黎小田:「年流如水,情逝若雲,感謝黎小田先生,為我們釀造香港一代的美好回憶。」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