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數據:在窮人街區走路騎車 出車禍率更高

【大紀元2019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楚方明多倫多編譯報導)希瑟·西姆女士(Heather Sim)記得,父親酷愛騎自行車,非常清楚道路上的危險,也知道如何安全地騎車。他遵守所有的交通規則,但這並沒有救他。2017年7月的一個下午,70歲的加里·西姆(Gary Sim)被一輛運貨車撞倒身亡。

「這種事能發生在他身上,也能在任何人身上發生。」西姆女士對CBC說。

據CBC報導,事故發生在Jane Street和Eglinton Avenue West交叉路口附近,對行人而言,該區域是多倫多最危險的區域之一。

該區域有Jane Street、Eglinton Avenue West、Weston Road和St. Clair Avenue West等幾條大街,在2008年至2018年間,至少發生了5起行人被撞亡事件。根據警方同期的數據,同一地區還有25名行人受傷,危及生命。

低收入地區的行人風險更大

CBC對多倫多警方11年來的數據分析發現,調查顯示,與城市中較為富裕的街區相比,在行人死亡或嚴重受傷的交通事故中,有近50%發生在本市最貧困的街區。

對涉及最容易被撞人群——20歲以下的兒童和65歲以上的老人時,街區的差異更加明顯。據多倫多病童醫院的數據,相對於富裕地區,安省貧困地區的兒童更容易被車撞。

「我們並不感到意外,但我們感到失望。」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琳達·羅斯曼博士(Linda Rothman)說:「孩子們應該想到哪里走路,就到哪里走路。有錢人家的孩子比窮孩子走路更安全,這完全不能接受。」

大約一週前,4歲的拉迪爾·喬杜里(Radiul Chowdhury)和母親在Adair Road 附近的Victoria Park Avenue散步時,一名摩托車手把他撞倒,然後逃逸。男孩目前仍在醫院治療,情況嚴重。

車禍發生在士嘉堡,該地區有一條4車道的大街,但沒有紅綠燈,也沒有人行橫道。

羅斯曼說,不公平的道路設計使所有年齡段的行人都面臨更大的風險。

多倫多步行協會(Walk Toronto)發言人迪倫·里德(Dylan Reid)表示,隨著多倫多的生活成本不斷攀升,很多家庭被迫從市中心的可步行區域搬到了郊區。

他說:「他們住進真正為汽車通行而修建的街區,那裡的道路非常寬闊,車速非常快。」

在男孩被撞的幾條街之隔的地方,在Eglinton Avenue East與Victoria Park Avenue交叉路口附近的街區,3年內有6名行人被撞身亡。

2016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該街區的家庭收入在多倫多家庭收入排名墊底的20%之列,並且一半以上的居民每天不開車上下班。

在多倫多,行人傷亡人數在不斷上升。2018年,45名行人遇難,這是10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Walk Toronto的發言人里德表示:「本市需要積極尋找改善辦法,而不是等待當地民眾與市議員取得聯繫。」

西姆女士說,雖然市府有一些改善舉措,但步伐太慢,「我們需要比那些措施更多的辦法」。

收入人群分類

據2016人口統計數據,多倫多的家庭收入人群有5類,每類人群占20%。分類如下:

最低收入人群(20%):22,208~52,629元

中低收入人群(20%):52,882~62,976元

中等收入人群(20%):63,027~72,119元

中上收入人群(20%):72,277~88,704元

最高收入人群(20%):88,804~289,792元。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