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特稿

曉荷:中國大陸新聞寫作密訣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14日訊】今年以來,中國大陸突發新聞不斷,如果你想在國內做好一名記者,必須要學好“有中國特色的新聞模式”,而且要以江總書記的“三講思想”做為指引,才能應付這許多的突發性新聞。以今年的熱點“中毒事件”為例說明,在國內,關于投毒、中毒的報道,尤其是農業大省河南、四川、湖南、湖北以及民工集中的廣東等地,在各地每年都有個几十起,9月14日發生的南京毒案對大陸民眾來說,似乎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所以在國內也不會有多大的震動。

所以對對于這种新聞的報道要非常科學,而且要真實體現江總書記的“三講思想”,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代表先進的生產力、代表中國的先進文化,才能做出好新聞來。不信你看。

第一,報道標題要洗練。只能用兩种口气,如果投毒人抓住了,標題就是“某某投毒案告破”,看了令人為之一振,想拍桌叫好;如果沒有抓到投毒人,沒關系,標題就是“多少多少人被放倒”,輕描淡寫,倒也不讓人太難過,暗自慶幸不是自己被放倒。從簡練的標題上就不會給讀者造成壓力,保證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每二,內容要體現党政領導對人民的關心之情。如果中毒事件人數眾多,責任重大,電視新聞中的開篇就要讓省、市的党政領導親自過問此事,公安局及醫院的領導同志作陪,向恢复得最好已經可出院的中毒市民獻上鮮花及笑容(此時不能有背景音,以防被發現破綻),然后領導緊皺眉頭對著攝影机向公安局的領導要求一定要立刻破獲此案,將逃跑的罪犯早日抓獲,同時立刻布署各個部門,開始大力收繳從60年代就開始明文不准生產但現在到處都能買到的各种劇毒滅鼠藥。如安徽省公安廳今年5月份撥出巨款獎勵10個查禁劇毒滅鼠藥“毒鼠強”專項行動先進集體,可見領導重視。如在廣東打工人員中毒死亡致殘等職業病事件揭開后,沒有听說有一個厂主被法律制裁,但卻能在各個報紙上看到廣東省的各級領導看望病人的大幅照片,形象大大提高,是典型的“坏事變好事”,全靠記者的功夫好。

第三,結尾體現國家保證社會穩定的決心。社會要穩定,那么政治的穩定自然是第一,每當有重大社會案件,總會有國務院或其他重大部門發出全國性的通知,統一安排,所有地方照辦,以保證政治穩定,所以此類新聞的結尾一定要附上通知,以示政府在保證社會穩定,保證生產力方面的決心和信心。如南京毒案后,國務院就在9月17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傳達党中央、國務院和各地党政領導的指示精神,要求各餐飲企業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并由主要領導親自挂帥,分工負責,确保不發生類似問題;國慶節即將來臨,党的“十六大”即將召開,确保全國餐飲市場不發生各种安全事故,以實際行動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讓全國人民忘記所有的危險,繼續放心購買各种有可能被投了毒的東西,有發案再說。

在這种新聞報道中,不能留有讓市民產生領導應對事件負責任的念頭的絲毫余地,還要表現出是領導的關心下,民眾才得到關怀,社會治安才得到了保證,如果能熟練運用以上三點規律,緊貼江總書記的“三講思想”,任何人都可做一個合格的大陸新聞机构記者,可以應對所有的突發性新聞,寫出來的新聞沒人敢怀疑是假的。

此規律亦可作為香港同胞閱讀大陸新聞的一個重要指引,但是要注意保密,如因“泄密罪”受23條處罰,与本文無關,特此聲明。

香港大紀元

◆我的意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