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中國廉價勞力危及墨西哥勞工飯碗

【大紀元11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弗拉庫斯14日報導) 在美墨邊境線以南墨西哥一側的組裝工廠過去30多年來為墨西哥提供了幾十萬個就業機會。過去兩年來,這個地區受到了工廠倒閉和工人失業的衝擊。衝擊波主要來源於地球另一邊的亞洲。

對要為不斷增長的人口創造就業機會的墨西哥來說,喪失成千上萬個待遇優厚的就業機會自然是個沉重的打擊。墨西哥削減工廠規模,邊境以北的美國同樣感受到了衝擊。大約兩萬六千家美國公司為設在墨西哥的組裝廠提供重型設施、工廠設備和零部件。墨西哥一側的損失有時也反映到美國這邊的工廠。

在美墨邊境以北,得克薩斯州農工大學教授米勒密切注視著墨西哥以及墨西哥工人所面臨的非常現實的問題。他說:“過去兩年來,這些墨西哥的邊境加工廠喪失了大約三十萬個工作機會。毫無疑問,目前那裡有三十多萬人沒有工作。如果我們用墨西哥的標準來看的話,這些加工廠的工資標準,特別是沿邊境一帶,要比墨西哥其它地區優厚得多。”

* 中國吸引力 *

邊境加工廠地區經濟低靡的原因可能和美國的經濟衰退有關,但是其它國家也奪去了墨西哥的就業機會。米勒教授說,他沒有什麼確實的數據來說明哪些國家搶走了墨西哥的飯碗,但是墨西哥的官員和許多企業界觀察人士說, 中國和其它東亞國家吸引走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在美國人看來,墨西哥的勞動力成本也許很低,但是中國工人的工資要比他們的墨西哥同行還要少得多,其它的生產成本也便宜得多。某些公司說, 如果把工廠遷移到中國或其它亞洲國家,全面費用至少可以節省百分之十五。

墨西哥一千五百八十億美元的年出口額,有一半要依賴於設在北部邊界地區的這三千五百家外資工廠。自從1965年建立邊境加工廠的體制以來,這些工廠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墨西哥的一個主要商機是和美國毗鄰,但是,由於稅率、能源費用和工資成本的增加,這一優勢已經打了折扣。

* 高科技挑戰 *

米勒教授認為,這個地區喪失的就業機會最終還是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好處。他說:“ 從長遠來看,如果20到25年之後,這些邊境加工廠成為高科技和尖端工業的工廠,那對墨西哥的經濟會有更大的好處。雖然不會有那麼多的工作機會,但是這些工作更具有挑戰性,更有成就感,工資也更高。”

米勒教授說,為了促進高科技和尖端產業的成長,墨西哥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墨西哥必須對就業人員進行更多的教育和訓練,在廉價勞動力以及和世界最大經濟實體美國接壤這兩大優勢之外,創造出更多的有利條件。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