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集錦

小女孩想媽媽以後 爸爸細聲安慰 好感人啊

看更多文章…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愛

【大紀元12月12日訊】(作者:潔琳)

提起父愛,相對母愛來說我們或許有些陌生。

兒童疏遠父親的「後遺症」往往在孩子成長中逐漸顯露出來,給兒童性格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謹小慎微,膽小怕事,安靜寡言等女孩子的性格特徵卻經常在男孩子言談舉止中流露出來,這實際上已經將孩子引入了兒童發展的誤區,給孩子健康和諧的成長路上鋪設了絆腳石。

父愛與母愛不同。母親給予孩子較多的是衣食住行上的照顧和教育,而父愛給孩子的卻是剛毅的靈魂和戰勝挫折困難的信心。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不同的是母親心疼孩子便百般呵護,父親心疼孩子卻想方設法創造磨煉孩子的機會,讓孩子多受打磨以適應未來的社會。

母親們在平時也曾想過如何教育孩子,但與孩子膩在一起,馬上 就變得盲目起來,說到底還是做母親的「心太軟」。相反,父親有時近乎冷酷的「無情」卻給了兒女們莫大的裨益。父親身上的這種陽剛之氣也恰恰彌補了母親「陰柔」的不足,孩子們需要在這種剛柔相濟的家庭氛圍中得到平衡的發展。

父親的教育方式與母親全然兩樣。父親善於洞察兒女成長中內在 的規律,而母親往往會注意表面的現象。如考試結束後,關心的常常是分數、名次,父親關心的則是孩子的考試水平有無受到緊張心理的影響,以便為以後的考試掃除心理障礙。

事實證明,三四歲到八九歲的兒童,已經逐步認識到「媽媽好, 爸爸也好」的真正內涵。父母的教育方式各有特色,風格不同。我們的家庭教育,更應注重父愛對孩子性格的巨大影響。◇◇

責任編輯:尚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