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實報道】丁林:佐治亞州的希望

(http://www.epochtimes.com)

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時候﹐首先能夠看到的兩國差異﹐總是浮在最表面的東西。例如﹐當時中國讀大學不要錢﹐而美國的大學需要相當昂貴的學費﹔ 又例如﹐當時的中國學生的學科限定非常死﹐在美國修課卻很靈活﹐你可以隨意選讀自己想上的課﹐也可以隨意地轉系和轉專業。選課更是隨便﹐只要交一份錢﹐就可以上一門課﹐專業不論。這些結合起來﹐美國大學好像更有了“學店”的味道﹐就是交錢買知識。

我們所在的佐治亞州﹐從來就是美國的落後地區。一百年前﹐整個州只有七所公立高中。這裡窮人居多﹐收上來的稅就少﹐公共教育的經費也就少。教育跟不上﹐經濟受影響﹐窮人也就多。這是天天在那裡發生的﹑長時期在起作用的非良性循環。在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情況當然已經有所改觀﹐整個州的公立中小學﹐早已實行了免費的義務教育﹐並且覆蓋了所有的適齡青少年。在我們看來﹐和當時的中國相比﹐這裡的高等教育也已經相當普遍﹐可以作的選擇很多。有了各種助學基金﹐建立在社會信用制度之上的學生貸款制﹐也已經很完善了。

我們的一個朋友就是靠貸款讀書的﹐她狠狠心貸了一大筆錢﹐上了一個在我們聽上去象是天方夜譚似的船上大學。這個學校在一艘大輪船上﹐蕩在海上的時候就上課﹐學習內容多為世界各國的歷史和文化﹐上一段課就停泊在某一個國家。結合課本知識﹐眼見為實。她因此去過上海﹐還見識了柏林牆的倒塌。現在她辛辛苦苦掙錢﹐連續還了幾年的學生貸款還沒還完﹐卻一點也不後悔當初的選擇。當然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例子﹐可是﹐也說明瞭學生貸款的普遍。

儘管如此﹐佐治亞州的教育經費和美國其他地方相比﹐還是嚴重不足﹐尤其是大學的助學金少﹐也就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這個地區的前途。佐治亞的第79屆州長米勒是個很實幹的人﹐年輕時還當過幾年的海軍陸戰隊員。許多人認為﹐美國人的選舉﹐是嚴格按照黨派歸屬作選擇﹐其實並不見得。佐治亞是一個典型的南方保守州﹐料想應該是偏保守的共和黨佔了天時地利。其實到了選舉的時候﹐老百姓一人一票的選擇﹐總是非常現實﹕誰能更好地替這裡的百姓謀福利﹐就投誰的票。米勒是一個民主黨人﹐卻由於他的政績﹐在佐治亞這個保守州﹐整整當了8年的州長﹐退休時還擁有85%的民眾支持率﹐並且很快又被選為代表佐治亞扛7b的兩名聯邦參議員之一。這就象在紐約﹐料想是自由派傾向的民主黨的天下﹐可共和黨的朱利安尼卻能穩穩地連任市長﹑深得民心。

米勒州長始終認為﹐要根本改變佐治亞州的面貌﹐只有從教育著手﹐惟有教育是未來的希望﹐可是﹐上哪兒去弄錢呢﹖他苦思冥想著﹐慢慢地﹐一項計劃逐漸形成。1991年1月14日﹐米勒州長向州議會提出了一項驚人提案﹐建議對佐治亞州的州憲法增加一項修正案﹐修正對彩票的禁令﹐開放彩票﹐以彩票收入的利潤﹐百分之百地用于教育﹐包括建立一項名為“希望”的基金﹐為大學生提供助學金。

這項提案在佐治亞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我們在中國的時候﹐以為美國人“開放”得不得了﹐到處都是賭場﹐其實遠非如此。即使一些賣彩票的州﹐賭場仍然是被禁止的。至於該“開”還是該“禁”﹐它的決定權完全在民眾手裡。其根據就是美國的自治原則﹕每一個地方﹐由老百姓自己決定﹐他們要過什麼樣的日子﹐要有什麼樣的規則﹐要不要彩票賭場這樣的東西。所以﹐這樣的決定﹐常常會引出一個州的全民公決。

佐治亞是出了名的保守州﹐在保守的民眾眼裡﹐要發行彩票﹐那差不多就是開賭了﹐洪水猛獸都將隨之而來。於是﹐整個州都沸騰起來﹐進行了少有的全州大辯論。尤其在州眾議院以126比51票通過﹐州參議院以47比9票通過﹐還需要全州民眾公決的時候﹐收音機裡盡是辯論﹐公路兩旁經常可以看到持有不同觀點的兩派廣告﹐那是他們各自用募捐來的錢做的宣傳。這在寧靜的佐治亞是很罕見的現象。經過整整一年十個月的辯論﹐在1992年11月3日﹐最後以一百十四萬六千三百四十票比一百零五萬零六百七十四票的接近比數﹐非常懸乎地通過了發行彩票的州憲法修正案。回想起來﹐米勒州長確實很不容易﹐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政治關口。假如因此得罪了大多數選民﹐他的政治生涯也就到頭了。從民眾幾乎五五對峙的投票可以看到﹐這位州長為了籌措教育經費﹐究竟冒了怎樣的風險。

法案通過以後﹐佐治亞州並沒有急急忙忙地開始賣彩票﹐而是在米勒州長的主持下﹐在此後的9個月裡﹐設立了三個獨立的彩票基金項目﹐希望助學基金會﹐對四歲學齡前兒童教育基金會﹐和專業技術基金會﹐建立和完善它們的具體運作規章。在一切基本就緒的時候﹐1993年6月29日﹐佐治亞州才賣出了第一張彩票。出乎大家意外的是﹐佐治亞州彩票在第一年就創下全國記錄﹐銷售額達到十一億三千萬美元。當年就為佐治亞州的這三個教育基金提供了三億六千萬美元的資金。同時﹐大家也暗暗鬆口氣--天﹐好像並沒有就塌下來。

由於美國的公立中小學教育早已經是免費的﹐所以米勒州長的計劃是擴展教育的兩端﹐就是免費的幼兒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資助高等教育的希望助學基金。希望計劃是隨著基金的增長﹐在不斷地擴展它的覆蓋面的。從一開始僅僅提供給公立大學的學生﹐到包括私立大學的學生﹔從資助兩年﹐到資助四年完成整個本科學習﹔從僅僅提供給普通中學畢業生﹐到同樣提供給由家庭教育的同等學歷的學生﹐等等。希望助學金不僅條件變得越來越寬泛﹐提供的金額也在增加。

2002年﹐佐治亞州州的希望助學金﹐已經可以向每個獲得資助的公立大學學生﹐提供除了食宿以外的全部學雜開支﹐私立大學學生為每年四千一百美元。希望基金對平均成勣在中等以上的學生提供更多資助﹐也大大刺激了學習熱情。從這項計劃1993年開始到2000年﹐在短短七年時間裡﹐有五十萬個佐治亞學生﹐獲得了總數為十億美元的希望基金無償資助。加上原來的聯邦資助和各種其他助學和貸學金﹐在佐治亞這個全國聞名的落後州﹐現在孩子從四歲進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畢業﹐幾乎全部免費。人們已經在談論﹐不用幾年﹐讀研究生也可以免費。這裡的民眾對高等教育的期待因此而被完全改變了。辛苦工作著的佐治亞州居民﹐不需要再為孩子的學費犯愁。他們對孩子的前途﹐完全有理由寄予更高的期待。千百萬個家庭和他們的孩子﹐因此看到了希望。

希望基金的運作成功﹐和它嚴格的管理是分不開的。它的運作始終在陽光法案規定的監督之下﹐財務狀況和運作過程完全是公開的。1998年11月3日﹐佐治亞人再次投票增加一項憲法修正案﹐保護希望助學計划不受未來的任何立法和政治干擾。就這樣﹐一向被大家看作是落後的佐治亞州創造了一個奇跡。從1998年開始﹐由於希望基金的發展﹐佐治亞州已經連續四年﹐在全美國五十個州的大學生資助評比中﹐名列第一。1997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還參照米勒州長的思路﹐提出了他的版本的全國希望助學計劃。

我們在短短的幾年中﹐親眼目睹了這個變化﹐看到佐治亞州的普通人﹑年輕人﹐都因此而變得更為自信。回頭望去﹐卻驚訝地發現﹐我們離開時還不需交納學費的中國﹐學費已經暴漲﹐成為家長的沉重負擔。學費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普通人收入的增長水平﹐不僅大學﹐就連中小學﹑幼兒教育的費用也並不例外﹐而助學金制度卻遠遠沒有跟上。

於是寫下這篇介紹美國版“希望工程”的短文﹐不知是否會對中國助學制度的發展﹐有一點點啟發。

(寄自美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