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普華永道合并安達信始末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3日訊】和安達信全球許多合伙人一樣,艾倫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他從未想到他的生活會因公司的會計丑聞而傾覆。直到艾倫在一份諒解備忘錄上簽字,同意与安達信??X.AAD??脫离關系,轉而加入競爭對手普華永道時,他告訴記者這是在數周前還根本未曾料到的事。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安達信的經理們說,安達信大中華區業務的合伙人也是這么想的,大中華區業務管轄著安達信在中國香港和內地的業務(在內地是同中方合資),但不包括台灣

經理們稱,在1月份和2月份的大部分時間中,業務一如往常。安達信的客戶中包括一些中國最大的企業,如中國最大的釀酒厂青島啤酒。由于中國上市企業必須在4月前公布年度收益報表,所以安達信的審計師們正處于“最忙的季節”,忙于為客戶收集和處理大量數据。

香港和內地辦事處的合伙人還忙于留住客戶的工作,因為安達信在美國已有几十家客戶改用其他會計師事務所。艾倫說,在今年前几個月,“我們必須不斷地同當地的審計委員會會面,解釋安然事件對本公司的風險,并解釋此事會對本公司有何影響。我們試圖讓他們相信,他們無需擔懮。”

這种安撫人心的工作似乎見效了,客戶還是繼續聘請安達信來審計。艾倫覺得很放心,甚至在2月中旬農歷新年時帶家人去日本積雪的北海道度假了。

在3月初,就在安達信可能面臨起訴的消息傳出之后,該公司的全球管理層通知合伙人說:有必要考慮同德勤會計師行合并。“這也不錯,”艾倫說,“德勤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實力很強。”在大約3天時間里,位于香港的安達信合伙人和德勤合伙人一直在互發電子郵件、打電話交談、并召開了一次面對面的非正式會議。同在香港工作了這么多年后,雙方的許多合伙人都過從甚密,工作關系和私人交往都很密切。“我們所進行的商談是友好的、建設性的,”他說,但談話的性質更多的是“探討可能性,了解情況”,而不是合并的具體細節或交易安排。德勤的一名合伙人證實了這种說法。

隨著交談、午餐、會晤和電子郵件的增多,懮慮也浮現出來了。艾倫說:“我与我的合伙人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我們開始考慮,這家公司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司的核心价值是,我們必須幫助我們的員工、我們的客戶,當然還有我們的合伙人。”

另一個擔心是:安達信香港公司的規模小,如果達不成交易,公司的處境將非常糟糕。

當香港出現了這些爭執時,紐約那邊已開始与德勤進行談判。在香港時間3月14日早些時候,安達信香港公司的合伙人被告知有關交易已經告吹。取而代之的是,安達信除美國公司以外的全球合伙公司正与安永談判。艾倫說,這有些令人沮喪,他同時意識到,“你得自己挖掘机會”。

正是從那時起,艾倫就与負責大中華地區的主管合伙人吳港平,以及安達信香港公司的高級合伙人Fong等人開始与當地的其他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直接接洽。其中包括与普華永道在香港的執行合伙人楊紹信直接會晤。艾倫說,這只是大致了解各方的觀點,看看雙方是否合适。

与此同時,安達信在日內瓦的主管們正在推進与安永的談判,談判名單中還添加了畢馬威國際會計公司。艾倫說:“安達信亞洲區主管們當時決定,‘我們為什么不在新加坡會面,讓畢馬威和安永都与我們會談,解釋他們的計划呢?’”有關會談在3月15日進行了安排,并定于此后的周一舉行。于是,艾倫和上海的吳港平飛往新加坡,与安達信其余12家亞洲公司的代表們聚首。

艾倫說,他和吳港平感到備受折磨,因為他們既要支持安達信的全球交易,又得為自己在香港和內地的合伙人及客戶做出正确的選擇。他們決定不帶偏見地听取安永和畢馬威的陳述。

在3月18日早上,安永進行了陳述。艾倫說,在安達信亞洲區合伙人還未來得及消化安永的論點時,安達信負責全球業務的管理層就表示,雙方的交易破裂了。

艾倫回憶這一段時莞爾一笑說:“在周一下午,我們被告知(這已是第三次了)畢馬威是全球交易的合作伙伴。此項交易的可信度有多少?他們一開始說是德勤,然后是安永,接下來是畢馬威。”他和吳港平“清楚地意識到,我們得認真地探求第四种選擇”。在畢馬威進行了初步陳述后,吳港平當晚搭乘飛机去香港,而艾倫則于次日听取了畢馬威的另一場陳述后返回。

在會議休會時發生的一切尚不清楚。安達信的一些与會主管們說,所有的代表,包括艾倫在內,都同意与畢馬威合作。

安達信的菲律賓關聯公司董事長說,所有的人(當地關聯公司)都感到他們(香港和內地公司)有保留意見,但我們仍感到惊訝,因為他們在几天前還批准了這項交易。

一位熟知畢馬威与安達信之間會談的人士說,安達信的几家亞洲關聯公司要求,如果他們同意此項交易,雙方的合并必須盡快進行。此人說,這些公司擔心,手下員工可能流失,特別是在中國等市場上,因為那里很缺乏審計人員。他們還擔心會出現短期融資需求,以防銀行万一在安達信美國公司遭到起訴后取消信貸額度。還有一個原因(艾倫也提到了這一點)是:3月31日這個許多亞洲公司的財政年度結束日期正日益臨近,屆時許多公司必須重新指定審計師,或尋求新的審計師。

畢馬威的首席營運長科林霍蘭德曾飛往新加坡參加會議。前面那位熟悉內情的人士說,霍蘭德告訴安達信的合伙人說,畢馬威將為那些有需要的公司提供臨時融資,并將盡快簽署合并協議。但安達信的几家關聯公司對投票后几天內的進展不滿意。安達信中國香港和內地公司則認為,安達信事件在美國的發展非常快,但畢馬威的行動不夠快。

艾倫說:“我們已表示,‘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關于何去何從,我們面臨沉重的客戶壓力。”

而普華永道顯然是個選擇。該公司在中國香港和內地擁有約3500名員工,是目前當地規模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安達信的小隊伍來說很相配。雙方談判的進展很快。在3月21日早上,吳港平、Fong和艾倫會晤了安達信香港和內地的所有合伙人。合伙人們批准了雙方的合并。

也在當日上午,艾倫和吳港平還与安達信首席執行長貝拉迪諾通了電話,美國當時還是周三晚間。艾倫說:“這是一次愉快、禮貌的談話。貝拉迪諾對此表示支持。”普華永道与安達信香港和內地公司的諒解備忘錄于周四下午簽署。

艾倫不愿透露合伙人得為脫离安達信支付多少罰金,脫离安達信网絡的一大障礙就是支付相當于附屬公司年收入1.5倍的分离費。他說:“這是件極其敏感的事。我們希望与安達信全球公司以非常友好的方式處理此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稅務部門轉讓德勤 安達信下周起裁員6500人 (4/6/2002)    
  • 如果安達信承認非法銷毀文件 司法部可能撤銷起訴 (4/6/2002)    
  • 安達信高層齊聚倫敦 敲定新任CEO (4/5/2002)    
  • 傳安達信與畢馬威的合併談判破裂 (4/3/2002)    
  • 安達信泰國分部与畢馬威達成合并協議 (4/3/2002)    
  • 安達信宣布將在未來几個月內裁員6000人 (3/29/2002)    
  • 安達信首席執行長已經辭職 (3/28/2002)    
  • 安達信宣布中港業務併入羅兵咸永道 (3/22/2002)    
  • 安達信針對阻礙司法指控作無罪辯護 (3/22/2002)    
  • 海外安達信与畢馬威計划合并 (3/21/2002)    
  • 安達信出現轉机 畢馬威擬收購海外業務 (3/20/2002)    
  • 分析:惠普、康柏、安達信將何去何從 (3/20/2002)    
  • 畢馬威洽購安達信國外業務 (3/19/2002)    
  • 安達信被禁承接美政府業務 (3/17/2002)    
  • 美大陪審團起訴安達信破壞司法體系 (3/15/2002)    
  • 安達信考慮申請破產 (3/15/2002)    
  • 安達信與二家對手談判欲出售業務 (3/12/2002)    
  • 涉安龍醜聞 安達信會計所尋求被收購 (3/11/2002)    
  • 安達信擬出資數億賠償安然股東、債權人和員工 (2/23/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