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屏

「刻話溫情」4屏東工藝家聯展

榮獲台灣工藝之家殊榮的許萬利、曾文章、莊太吉及蔡明海(從左至右)4位屏東工藝家,於屏東演武場舉辦「刻話溫情」雕刻藝術創作聯展。(屏東縣府文化處提供)

【大紀元2020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屏東報導)4位榮獲台灣工藝之家殊榮的屏東工藝家莊太吉、蔡明海、許萬利、曾文章,首度合體於屏東演武場,舉辦「刻話溫情」雕刻藝術創作聯展,以不同的風格展現藝術家們刻話土地的溫情及生活經驗,展期至2月2日止。

文化處表示,4位工藝家透過聯展分享他們各自精彩的創作歷程,他們從年少時期為了生活,或當學徒或無師自學,成就了一生的技藝,人生的歷練和生活的情感,變成了他們的創作題材,對他們而言藝術即是他們生活的經驗,能讓屏東在地4位獲此殊的工藝家聯展,機會更是難得。

來自來義村的木雕藝師莊太吉(阿給努), 以「原始藝術」的雕刻方式, 用木雕方式,表現出生命傳承的故事。他的作品最大特色即是融入排灣族的美學,使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生活得以逐步靠近,長期致力於部落與學校教學,讓部落孩子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堅持文化傳承的使命。

莊太吉 木雕-望子成龍。(簡惠敏/大紀元)

木雕師蔡明海來自新園鄉鹽埔村,創作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不論是鄉村的情境,或是親情的互動,又或者是老朋友間友誼,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在他的精雕細琢中更顯細膩,情感便是穿流在其中,自身生活的體驗從作品中展露無遺。

蔡明海 木雕-打彈珠。(簡惠敏/大紀元)

東港土生土長的許萬利,現居林邊鄉鎮安村,木雕創作以寫實主義刻畫出漁村生活的樣貌,除了補魚網、竹笩、抓蛤蜊,還有漁村的信仰文化,以創作紀錄討海人的生活,也讓作品在情感的傳遞更能到味,細心的去觀賞作品,也更能體會漁村中生活情感的寫照。

許萬利 木雕-補魚網。(簡惠敏/大紀元)

萬丹鄉工藝師曾文章,以自學的方式逐漸接觸藝術創作的領域,生活的磨鍊成了他創作題材的來源,以不同的雕刻技法,在不同的石材上,創作出他內心的想法。簡約線條美感、樸實溫暖情懷,都注入在他的雕刻造型中,作品呈現不一樣的生命故事。

曾文章 石雕-無憂。(簡惠敏/大紀元)

文化處長吳明榮說,「台灣工藝之家」認證制度推動15年來,堪稱工藝界的奧斯卡,受推薦者需要先在相關領域從業滿30年並經地方文化局推薦,還要在國內外藝術競賽獲得前3名才能進入決選,最後經評選產生,5屆評選共授證全台140位工藝家,可說是萬中選一的菁英人士。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