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融合歐亞花藝理念 台科博館推出「萌-花藝」特展

李盛台作品「框架」,以大理花、香水百合為主角,呈現夏日的清爽。(賴瑞/大紀元)

【大紀元2020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瑞台灣台中報導)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亞洲花藝文化協會台灣分會首度攜手合作,於7月31日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推出「萌-花藝」特展,除了以新古典路線展出最自然的花藝設計,現場還有多肉植物的盆組與掛飾展示,「萌-花藝」特展展期至8月9日,喜愛花藝的民眾得把握短短的10天觀賞期。

此次特展融和日式東洋花的簡約理念,以德國歐式「植生構成」、英美式「幾何造型」,加上實用的「婚禮設計」與「裝飾手法」組成作品的四大主軸。亞洲花藝文化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賴唯榕表示,她曾經到歐洲荷蘭與德國進修花藝設計,了解設計理念的重要性,但她強調花藝設計必須內化並融合本土文化,發展出各國的一套特色。她主張尊重植物自然的生長狀態,讓花藝呈現植物自然的風格,尤其本次特展運用複合造型結構、單一造型結構、新古典路線等現代手法呈現作品層次,用心打造作品架構,即使主角之一的花草凋謝,仍是一個可供觀賞的藝術品。

花藝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賴唯榕以葫蘆為主角的作品「百福」。(賴瑞/大紀元)

科博館羅偉哲副館長閒暇時也喜歡蒔花弄草,他笑稱專業果然很重要,自己種的盆栽都沒辦法像展覽作品一樣漂亮。羅偉哲表示,本次特展除了花草植物本身,另外也結合了不同的手法與工具,使作品呈現有別以往展出的大型化、立體化的不同造型,值得民眾仔細觀賞。

科博館副館長羅偉哲邀請民眾觀賞融合歐亞花藝理念的特展。(賴瑞/大紀元)

特展另一主角是多肉植物,策展人嚴新富博士感性指出,植物園第一個展覽內容就是多肉植物,很高興藉此次展覽再次讓多肉植物成為主角。多肉植物近年來備受大眾喜愛,因此特別安排邱怡甄老師於現場示範多肉組盆,邱老師熟知多肉植物特性,更運用舊窗、舊椅、漂流木、廢鐵,與自己製作的造型水泥盆,進一步發揮多肉組盆的特殊魅力。

邱怡甄以堆疊守法創作的多肉植物作品「旅行的風景」。(賴瑞/大紀元)

日本一般社團法人亞洲花藝文化協會(AFCA)成立於2015年,台灣分會自2018年開始籌備,2020年正式成立。協會創立宗旨在於推動會員將習得的花藝技術帶回本土,加以創新改良並發展出各國獨自風格的花藝文化。本次特展是首次與科博館合作,以「萌」為特展主題,代表協會在台灣開始萌芽茁壯。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