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港獸醫學生遞聯署信 促漁護署增野豬絕育資源

促漁護署增野豬絕育資源 署方拒與關注組會面
2021年11月30日,獸醫學生聯署發起人黃渭祺與陳潁榆(左二和右二),今日到長沙灣政府合署遞交公開信,呼籲香港無捕殺野豬必要,促撤回捕捉及人道毁滅野豬措施。(宋碧龍/大紀元)

【大紀元2021年1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唐健豐香港報導)漁護署自12月恢復捕殺在市區出沒的野豬,有獸醫學生昨日前往長沙灣政府合署遞交聯署信,批評捕殺野豬治標不治本,促請署方撤回捕殺政策,改用其他手段控制野豬數目。

聯署信至今獲得463名獸醫業界人士參與,其中39名為執業獸醫,內容主要指本港沒有捕殺野豬的必要性,而漁護署推行絕育計劃時存在漏洞,導致成效不彰。聯署信發起人陳潁榆指,有研究顯示,為野豬絕育才可控制其數量,捕殺野豬並不治本,無助控制野豬數量,控制野豬數量仍有其它比捕殺更有效的做法。

曾協助漁護署為野豬絕育的獸醫謝裕輝,不認同政府稱野豬習性改變故須採取捕殺行動的說法,他強調,絕育計劃效果不錯,有不少野豬返回郊區,唯有部分野豬因有人餵飼而回到市區,因此要禁止餵飼,「如果擴闊禁止餵飼區去到市區,而唔單止係金山郊野公園,應該會得到佢(漁護署)想要嘅效果」。 謝又不認同漁護署稱絕育計劃追不上野豬,認為有關說法不見有數字支持,他相信如果絕育工作做更好,料獲絕育的野豬數目可翻倍。

中國(香港)獸醫學會會長蕭嘉和表示,他初期對漁護署推行「捕捉及避孕/搬遷先導計劃」非常期待,認為能有效減少野豬數目,計劃亦具備足夠資料和數據,「又怎會(預料到)事情在一星期內逆轉,我都很想知道為什麼」。

野豬關注組傍晚收到漁護署回覆,指已充分考慮野生動物管理諮詢小組成員及公眾意見才決定,捕殺野豬,現階段不會安排任何會面。漁護署又稱,近年野豬傷人個案有上升趨勢,2018年起每年平均數字約9宗,認為這是強烈訊息,顯示野豬在市區對市民的威脅越來越大,署方會繼續定期捕殺野豬,以保障市民安全。◇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