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修煉

琴瑟和鳴 繾綣情深(3)——中國歌王關貴敏和夫人鄒曉群的故事

中國歌王關貴敏和夫人鄒曉群。(新唐人電視台)

在前面刊登的兩期文章中,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女士為我們講述了她個人的演藝生涯,以及她和中國歌王關貴敏先生從相識、相知到結婚的一些故事。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然而,一個名人的妻子是怎麼樣的一種感受?人生是否永遠是這樣的一帆風順呢?下面讓我們繼續跟著節目主持人宇欣傾聽鄒曉群講述他們的故事。

做名人之妻的艱辛 深受社會主義大鍋飯之苦

主持人宇欣:「觀眾朋友大家好!您現在收看的是《細語人生》節目,我們今天節目中繼續為您請到的是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女士,歡迎她來到我們的節目中。我想問一下,你們兩個就像您也是一個事業型,他也是一個事業型,而且你從事這個專業還是在關先生之前,您覺得一個成功的人,一個名人的妻子是怎麼樣的一種感受呢?」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在中國的那個氣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非常的緊張的,我感覺,那時候他出名沒給我帶來多大的什麼歡樂,只是更要檢點,人們對你的要求就高了,好像認為一個歌唱家他就是完美的,實際上人無完人,他怎麼可能是完美的呢?如果你要是讓他完美,那只能是你自己更要辛苦一點,就是去創造他完美。所以,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扮演這個角色!」

主持人宇欣:「雙重的角色啊!」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沒錯,所以這時候他們的領導說,這個榮譽是我們給你的,你已經有了榮譽了,很多人都沒有榮譽,所以別人就要在物質上來給予他們,這樣才公平,如果要是名譽也有,物質也給你,這就不公平了。所以我們一直等啊,等啊,我們很多年以後才能分上房子,全團的人都有了房子,我們才能有這個房子。所以我們的生活非常非常的艱苦!」

主持人宇欣:「所謂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大鍋飯?」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這大鍋飯就是名副其實的養懶漢,打擊的就是那些個勤勞的人,富有創造的那些個人,有才華的人在這個國家是很難生存的。為什麼都是海外赤子呢?都是因為赤子都跑到海外去了。

「如果你不外流啊,恐怕不知道哪個運動就會給你帶來很多的不幸。我們最苦惱的就是,我們的這個業務團體都充斥著這個政治空氣,領導都不懂得業務,很多團裡的、隊裡的、基層的領導,他們基本上都是業務很差的人或者是不懂的人,所以他們特別不願意正視這個業務。」

主持人宇欣:「他們不是像關貴敏先生這樣的,業務上非常好被提拔上來的,不是這樣嗎?」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不是這樣的。最可笑的一個傳說就是,文化部沒有文化,工業部沒有工業。當領導,考慮的是他的出身和態度,業務是很次要的,微不足道的,靠關係,還要看階級,實際就是掩蓋他們的無知。」

主持人宇欣:「那就是看階級和資產階級所謂的定性,還有要靠關係,拉關係,走後門。像你們在事業上都是特別上進,在那樣的一個環境當中,你們是否感到一些壓抑呀?」

中國歌王關貴敏。(新唐人電視台)

事業鼎盛之時 因病退出歌壇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有壓抑。可是就這樣,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再加上工作量很大,長期得不到休息,所以關先生的身體是越來越差,直至他病倒。有一天他實在是起不來了,他覺著很不舒服,我們把就工作停了。去醫院一檢查,結果說他的肝有問題。他從那以後,身體越來越不好。

「北京的醫院已經通知他,說這個病沒有特效藥,就只能是保養,所以建議他能不能改行,就是搞一些非文藝的工作。因為所有的文藝工作他晚上都要熬夜。肝病是特別忌諱這個,所以那一階段關先生特別痛苦。因為他事業上剛剛有一些成績,突然就倒下了,當時你要再想唱,進行這個也不可能。

「那時他剛一出門,就走那麼二三分鐘路,就大汗淋淋,這人就要虛脫,自己就不行了。所以,你想做也沒法做了。就是這樣的身體,可能有那麼三四年,最重的時候。」

主持人宇欣:「那個時候關先生已經很出名了,在事業上非常走紅,那就是說,讓他放棄這個工作,可想而知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他就到處求醫,可是在大陸的人都知道,只有合同醫院才能報銷,不是合同醫院就不能報銷。關先生認識比較好的老中醫,但不在合同醫院,所以藥費單位就不報銷,他心裡非常難過。他說,你看我在奮鬥的時候,我是那種奉獻,我沒有計任何什麼……

「他那一副藥在當時是五十多塊錢,他最起碼一星期要抓一副藥,一個月就是二百塊錢。所以這個錢的問題無形中就落到我們家裡。我們那時候真是感覺到飢寒交迫,真是那種感覺,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是四十八,所以那時候關貴敏就產生了想調動工作的想法,就是調到中國音樂學院,在那裡他可以白天教學,避開了夜晚的工作。

「當時關先生心情特別不好。慢慢的他調到了中國音樂學院以後,身體也從來沒有恢復過,就是湊合著,儘量的少工作,少接那些比較重大的演出,出頭露面少。所以人們感覺好像關貴敏突然消失了。」

主持人宇欣:「對,前幾天,我在大陸的朋友還在談起說,關貴敏?他好像以前人已經怎麼樣了,怎麼樣了……」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對,是有這樣的傳說,有一陣特別有意思,在報上經常報導關於關貴敏去世的消息。所以有些親朋好友經常到我家看一看,到底出事沒出事,所以我們家就是面臨著這麼一個狀態。我說真是,這個成名的背後,也確實是承擔了很多。」

關貴敏和鄒曉群二重唱:

歷盡萬險來到凡間

孩子啊,你是否還記得立下的誓言?

多少塵埃是否迷住了你的眼?

多少的苦和難呀,是否擋著你向前?

主持人宇欣:「聽說後來關貴敏先生得病之後,很多醫生見了關貴敏都認識他,也給他開一些好藥,而且後來他又找到了溥儀的一個醫生,那個病還是沒有任何起色?」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沒有,他確實是勞累過度,那個病也是不輕。舉個小例子,他們說關貴敏不像是搞藝術的,像是蓋世太保。」

主持人宇欣:「因為是什麼呢?」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就是他笑都累,剛一笑就耷拉,那嘴就下來了。那他剛一笑就覺著很累,你知道吧?所以你見著他的時候,他從來就非常非常嚴肅。」

主持人宇欣:「他是哪一年得的那個病?」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就是八三年嘛。」

重踏藝術之路的奇蹟

關貴敏獨唱:

當我在那人生中飄搖,

當我在那迷茫中等待,

尋找那真理和光明。

法輪大法,宇宙的法,

法輪大法,眾生的法。

燦爛的光芒照耀我的心,

從此我走上了修煉之路,

走上了修煉之路。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在這種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終於盼來了一個特別好特別好的一個消息。就是有一個朋友介紹給我們法輪功。

「關先生學了法輪功以後也是特別神奇,第二天身體就特別有活力。以後慢慢的就越來越好,越來越好,身體基本比他年輕的時候感覺還好,比沒病之前精力還好。」

主持人宇欣:「談到他修了法輪功,那是怎麼樣一個過程?他這麼快就見效?」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自打他得病以後,他就一直學這個功學那個功,就是因為想病好,也花了不少錢,上下求索,到各個寺廟,五台山,什麼四川的峨眉山呢,就是是寺廟一般都要去,都要看一看,有沒有好的理念吶,或者能不能有好的功法呀,一直在求索。

「就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他們軍樂團的一個女高音說:『哎呀!關老師,你的氣色這麼差呀,我給你介紹一個朋友,他是煉法輪功的,你看看他的狀態!』他說:『那好啊!什麼時候你引薦一下?』她說:『這好辦!』她給我們介紹了一個法輪功學員。結果我們去了那個法輪功學員家,他就給了我們《轉法輪》這本書。

關貴敏在看《轉法輪》。(新唐人電視台)

「關先生回家就看這本書,看書時他特別激動:『哎呀!這本書就是我要找的,說的那個道理真好啊!』當時他那個手勢我還記得:他就拿手拍那桌子,『啪』的一下,說:『哎呀!太棒了!我就要學這個,我終於找到了!』他就是特別有緣。

「從此,他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他到處跟人說,見到朋友就說:『法輪功好啊!法輪功好!』他自己很高興。他的學生,我們很多的朋友都是因為看了關先生的身體狀態的變化,就學了法輪功,他的學生都學了法輪功。」

主持人宇欣:「後來關先生肝病就好了?」

女高音歌唱家鄒曉群:「好了!他說我自己的感覺我自己是最知道的。更有意思的是,他來到美國了以後啊,正好我們那個後花園還有一些樹,樹被砍掉了,還有樹墩子。結果他在一個星期裡挖出來九個大樹墩子。他說:我那個力量根本就使不完!人一看那大樹墩子還很大,他就是每天要做,不覺著累。他說:要像以前我還砍什麼樹墩子啊?我坐著都累,我只能躺著。所以他自己也是覺著特別信法輪功。」

主持人宇欣:「關先生又重新返回了藝術舞台,我們在海外也經常可以看到關先生和您的這個演唱。」◇(待續)

(點閱【琴瑟和鳴 繾綣情深 】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