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美軍成功測試MQ-9自動起降 提高全球部署彈性

美國空軍地勤人員在整備MQ-9無人機。(美國空軍)

【大紀元2021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美國空軍指出,MQ-9無人機已完成自動起降實驗,配合「目標指示吊艙」及其它感應器,將可「自動生成」著陸和起飛的參考點。結合下一次的軟件升級,將可大幅提昇戰機機動性。分析指出,這可能將改變美空軍太平洋部署,以強化應對中共威脅。

美國空軍表示,第556測試和評估中隊(The 556th Test and Evaluation Squadron)已在本月,完成2次以上了MQ-9「死神(Reaper)無人機」的自動起降測試。

在過去,MQ-9的起飛和降落,都需要一個專門人員進行發射和降落,他們必須位於MQ-9起降的地方,為自動起降系統,提供電子標記參考點。

在這兩次試驗中,空軍人員通過衛星控制MQ-9的起降,並讓MQ-9自動生成著陸參考點,一旦這項新能力用於實戰,MQ-9將可在任何簡易機場或平坦道路上,依任務需求起降,改變MQ-9全球部署的方式。

美國「The Drive」新聞網分析,這項技術可能將促成空軍改變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部署。此前,已有多位專家分析,相較於傳統的大型空軍基地,在新式衝突中分散部署的基地網絡,將更能應對中共導彈的威脅。

美軍的MQ-9死神無人機。(美國空軍)

第一次測試操作人員位於內華達的內利斯空軍基地(Nellis AFB),而戰機則在克里奇空軍基地(Creech AFB)完成了起降任務。

接著,在另一次為期兩天的測試中,操作人員成功通過衛星,讓MQ-9從克里奇空軍基地飛往新墨西哥州的坎農空軍基地(Cannon AFB),完成了降落、滑行後,再次起飛,並於第二天飛抵霍洛曼空軍基地(Holloman AFB)同樣成功完成降落、再起飛的任務。

美空軍表示,這兩次起降使用的是不同的技術。第一次是利用駕駛艙內的光學圖像,來生成自動降落系統的參考點。第二次,則是使用目標指示吊艙(targeting pod)測量跑道,提供著陸地點的精確地理定位數據。該試驗證明,這兩種技術皆可實用於飛行任務。

在前,美軍也表示,MQ-9的抗干擾性能、可用電力和平台的開放式架構設計,都得到了升級。

MQ-9「死神(Reaper)無人機」是專為長時間進行高空偵察任務而設計的武裝無人機,已成為美國空軍及特種部隊的指標性戰機。如果新能力成熟,完成裝備的無人機可事先部署在任何場域,達到奇襲的效果。而完成首輪攻擊的MQ-9,也可在陌生場域降落與整備,縮短投入再戰的時間。

「在空軍參謀長的指示下,我們正加速革新,」第556中隊指揮官奇米萊夫斯基(Michael Chmielewski)中校說,「這是一場明顯的勝利,我為迅速完成這次測試的團隊感到自豪。」

奇米萊夫斯基說,新的自動起降能力,將改變無人機企業的構思,也為業界2022年春季預定的軟件更新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葉紫微#